[发明专利]基于烟囱效应的散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47491.X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许丹丹;胡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1V29/503 | 分类号: | F21V29/503;F21V29/77;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圆筒 烟囱 风道 导热柱 散热片 热源 散热器 嵌套 辐射状设置 安装基板 烟囱效应 第一层 水平扩散 迅速降温 有效地带 抽吸力 第一端 烟道 多层 相扣 延缓 | ||
1.一种基于烟囱效应的散热器,包括:
热源安装基板;
导热柱,其第一端与所述热源安装基板连接;
第一薄壁圆筒,嵌套于所述导热柱外;
N1个第一层散热片,呈辐射状设置于所述导热柱与所述第一薄壁圆筒间;每个第一层散热片所在平面的延伸面过所述第一薄壁圆筒的中心轴;其第一端与所述导热柱外壁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薄壁圆筒内壁连接,所述导热柱与所述第一薄壁圆筒间形成沿导热柱轴向的若干个第一层烟囱风道,N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还包括:
N2个第二层散热片,呈辐射状设置于所述第一薄壁圆筒外,每个所述第二层散热片所在平面的延伸面过所述第一薄壁圆筒的中心轴;每个所述第二层散热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薄壁圆筒外壁连接,N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还包括:
第二薄壁圆筒,嵌套于所述第二层散热片外;
每个所述第二层散热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薄壁圆筒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薄壁圆筒与所述第二薄壁圆筒间形成沿导热柱轴向的若干个第二层烟囱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二薄壁圆筒与所述第二层散热片相重合部分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层散热片高度的二分之一;且所述第二薄壁圆筒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薄壁圆筒与所述第二层散热片相重合部分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中,N2>N1>3,其中N1为第一层散热片的个数,N2为第二层散热片的个数,所述第一层烟囱风道和第二层烟囱风道为类梯形烟囱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一层散热片高度与所述导热柱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层散热片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薄壁圆筒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所述第二层散热片高度不大于第一薄壁圆筒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二薄壁圆筒与所述第二层散热片不相重合部分为延伸薄壁圆台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其中所述延伸薄壁圆台为圆锥筒状结构,且所述延伸薄壁圆台结构与所述第二薄壁圆筒相连接的一端为大直径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一薄壁圆筒内构成第一薄壁圆筒烟囱风道;所述第二薄壁圆筒内形成第二薄壁圆筒烟囱风道;所述第一薄壁圆筒烟囱风道和第二薄壁圆筒烟囱风道为圆筒形烟囱风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74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遥控感应灯
- 下一篇:一种新型灯具的涡轮散热体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