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感应器的防触电智能插座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6640.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琦进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66;H01R13/703;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6300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秀水***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感应器 触电 智能 插座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的防触电智能插座及其控制方法,防触电智能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插座本体的前面板上具有插孔一和插孔二;其中,插孔一为两脚插孔,插孔二为三脚插孔;插座本体的前面板上围绕插孔一和插孔二设置有若干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排列成矩阵的形状,以构成感应矩阵;插座本体内安装有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接线排、控制模块、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灯光提示模块、声音提示模块、AC/DC模块和设置键;其中,接线排用于与墙体内的火线、零线、地线电连接;第一继电器串联于接线排与插孔一之间,第二继电器串联于接线排与插孔二之间。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儿童触电的意外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的防触电智能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电器插座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用品。由于儿童的好奇心强,所以往往会拿一些铁钉、铜丝或其它导电的物品插入插孔内,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的防触电智能插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儿童触电的意外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的防触电智能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的前面板上具有插孔一和插孔二;其中,插孔一为两脚插孔,插孔二为三脚插孔;所述插座本体的前面板上围绕所述插孔一和插孔二设置有若干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排列成矩阵的形状,以构成感应矩阵;所述插座本体内安装有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接线排、控制模块、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灯光提示模块、声音提示模块、AC/DC模块和设置键;其中,所述接线排用于与墙体内的火线、零线、地线电连接;所述AC/DC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接线排电连接,以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第一继电器串联于接线排与插孔一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串联于接线排与插孔二之间;所述控制模块与设置键、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声音提示模块和感应矩阵电连接;所述灯光提示模块包含有红色LED灯和绿色LED灯;所述红色LED灯、绿色LED灯和设置键均安装于插座本体的前面板上;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感应矩阵内的每一个红外感应器具有唯一编号;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有红外感应器被触发时,将所有被触发的红外感应器的编号组合为一条临时验证信息,并将其与预先设置并存储的永久合法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对应的第一继电器或第二继电器通/断。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器,及电连接于主控制器的第一继电器驱动电路、第二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存储模块;所述主控制器的若干信号输入引脚分别与感应矩阵内的若干红外感应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另一信号输入引脚与设置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引脚分别与第一继电器驱动电路、第二继电器驱动电路、信号提示模块、灯光提示模块、声音提示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设置键安装于插座本体的前面板的一个边角上,且前面板的另外3个边角上安装有与设置键外观相同的模仿部件。
优选地,所述接线排安装于插座本体侧壁或后侧。
优选地,所述插孔一和插孔二的内侧安装有隔离板。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上述方案中的防触电智能插座的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儿童触电的意外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上述方案所述的防触电智能插座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A、设定步骤,包括:
S01、用户将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入到插孔一或插孔二内,并持续按下设置键5秒,以控制所述控制模块进入设定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琦进,未经王琦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