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46547.X | 申请日: | 2017-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蒋春霞;王文新;史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春霞 |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5/18;C09D7/62;C08G18/66;C08G18/42;C08G18/36;C08G18/34;C08G18/32;C08G18/12;C08G1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 蓖麻油 处理剂 聚氨酯表面 制备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氨基 二羟甲基丙酸 聚醚改性硅油 小分子扩链剂 合成革表面 聚氨酯链段 水性聚氨酯 组合物技术 表面包覆 长脂肪链 丁二醇酯 格状结构 化学交联 聚氨酯膜 聚己二酸 替代溶剂 物理交联 聚合物 粗糙面 聚氨酯 扩链剂 疏水性 树脂 改性 拉伸 漆膜 湿擦 镶嵌 合成 协同 联网 赋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组合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蓖麻油、聚醚改性硅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以二羟甲基丙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上的氨基协同小分子扩链剂为扩链剂,合成了改性水洗聚氨酯替代溶剂型合成革表面处理剂,本发明通过蓖麻油特有的支链赋予聚合物一定的交联网格状结构,在物理交联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化学交联,从而使聚氨酯膜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且蓖麻油中长脂肪链可显著地提高水性聚氨酯漆膜的疏水性,同时将表面处理后的改性多壁碳纳米管镶嵌在聚氨酯链段上,形成微粗糙面,使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包覆了更厚的一层树脂,增加了体系的稳定性和耐干湿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组合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合成革工业的产品主要为人造革、合成革和超纤革。通常情况下,人造革主要以聚氯乙烯为成膜剂,以纺织布为基化通过层压复合的工艺进行加工。合成革主要以PU为成膜剂,以非织造布为基材,通过湿法涂层和干法移膜的工艺生产。
目前,很大部分合成革的生产企业,仍然采用着溶剂型的生产工艺,使用了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包括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丁酮和丙酮等。目前,这些溶剂还不能被完全回收,废气的排放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受到了较大的损害。第二,由于使用了大量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极大增加了合成革企业的生产风险。第三,在合成革产品中会残留一定量的有害溶剂,产品质量不易保证。要解决合成革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开发生态合成革势在必行。生态合成革的环保性包含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合成革制造过程中使用到的原材料必须没有毒害;第二,加工过程中工艺清洁环保,不会产生有害物质;第三,在使用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对环境不造成破坏;最后,产品在被废弃后能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且分解后的产物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由于个性、时尚、功能以及品种多样化的发展,合成革往往需要对其表层进行处理,以提高合成革的外观、手感,赋予合成革更多优异的性能,提高合成革的附加值。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合成革,表面处理剂、特殊树脂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在20%,而对于一些高端PU革,这类助剂的成本己经占到整个生产成本的30%以上。目前合成革的表面后处理基本都采三版印刷的工艺,这是一个开放的生产体系。而目前表面处理剂基本以溶剂型聚氨酯为成膜剂,含有大量有害的有机溶剂。同时这些有机溶剂大多难溶于水,所以目前采用喷淋法的回收方法的效果比较差。合成革表面处理剂水性化的速度较慢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主要是因为合成革表面处理剂用水性树脂的缺乏。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合成革表面最顶层的表面处理剂,要求其耐水性、耐溶剂性、耐磨、耐刮性能优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合成革表面处理剂中,大量有机溶剂排放严重污染环境,而且会在成品总残留,具有难闻气味,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雾霾氨基酸无硅油洗发香波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取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30~40min,再加入硅烷偶联剂KH792搅拌反应,过滤水洗后干燥,得改性多壁碳纳米管;
(2)取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蓖麻油、聚醚改性硅油、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装入烧瓶中真空脱水1~2h,得反应液;
(3)将反应液降温至60~70℃,再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保温反应1~2h后加入二羟甲基丙酸,加热至70~80℃搅拌30~40min,得预聚物混合液;
(4)将预聚物混合液冷却至50~60℃,再加入三乙胺搅拌反应20~30min后降温至室温,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小分子扩链剂水溶液,以1800~2000r/min搅拌1~2h,再加入流平剂、消泡剂继续搅拌20~30min,得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表面处理剂。
步骤(1)所述硅烷偶联剂KH792用量为多壁碳纳米管质量的3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春霞,未经蒋春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5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