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智能检测心跳、音疗的多功能石默稀睡眠床垫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5475.7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6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赖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老子睡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7/04 | 分类号: | A47C27/04;A47C27/22;A47C31/12;A61H23/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智能 检测 心跳 多功能 石默稀 睡眠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床垫,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智能检测心跳、音疗的多功能石默稀睡眠床垫。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舶来品的床垫已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但由于床垫设计和床垫购买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个体特征的需求,这不仅影响到睡眠质量,使人的精力与体力难以恢复,还会对健康、工作效率等有较大的影响。1986年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7%的睡眠障碍问题与床垫的使用有关。其中,不理想的床垫支撑,尤其是脊柱支撑不足是导致背部疼痛的重要原因。2001年,Park等人的研究表明脊柱曲线和人—床界面压力分布是影响床垫使用舒适性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床垫材料本身。由此可见,床垫设计至关重要。
为了改善睡眠质量,业内人士研究出一种音乐疗法,通过蓝牙传输,手机,电视蓝牙无缝链接,骨骼传导听觉理论是借助有催眠效果的音乐低频振动,调整使用者大脑的阿尔法(α)波,引导进深度睡眠。原理是通过助眠音乐物理振动达到音疗,另外经过增幅器放大,形成数百至数千微米的动量波,通过听觉系统、骨骼和经络传导,作用于人体的骨骼、经络和神经,从而起到安睡宁睡调节人体的作用,是音乐疗法与心身医学的完美融合。达到音与身心合一与经络波动共鸣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微循环,快速的进入睡眠状态。通过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呼吸,心跳、深睡、浅睡等睡眠报告通过数据分析掌握自己的睡眠质量。
因此,人们急需一种舒适度高,能将音乐疗法结合起来,有利于睡眠的床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将舒适度高的床垫与音乐疗法集为一体,有效提高使用者睡眠质量的多功能体感音乐床垫。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智能检测心跳、音疗的多功能石默稀睡眠床垫,它包含面料层、海绵层一、垫层一、弹簧层、垫层二、海绵层二、垫层三、音频振动器、能量布层、石墨烯层、雷达骨感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面料层、海绵层一和垫层一依次紧密贴合,所述垫层一与垫层二之间设置有弹簧层,所述垫层二、海绵层二和垫层三依次紧密贴合,所述垫层三、能量布层和石墨烯层依次紧密贴合,且垫层二和垫层三之间均匀设置有数个音频振动器,所述垫层二和垫层三之间的中部设置有雷达骨感传感器,所述音频振动器和雷达骨感传感器均与床垫一侧的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海绵层一和海绵层二为高密度记忆海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海绵层二上均匀设置有数个用于安装音频振动器的盲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海绵层二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雷达骨感传感器的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能量布层为碳纤维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舒适度高的床垫与音乐疗法集为一体,使用方便,能够让使用者舒适快速地入眠,并且有效提高使用者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面料层;2—海绵层一;3—垫层一;4—弹簧层;5—垫层二;6—海绵层二;7—垫层三;8—音频振动器;9—能量布层;10—石墨烯层;11—雷达骨感传感器;1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老子睡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老子睡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4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