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眼叶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4715.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洁;黄春燕;李耀华;周昱杉;信晨曦;杨川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眼 叶中多 成分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眼叶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龙眼叶中的没食子酸乙酯、紫云英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的含量,该方法具有高效、准确,分离度好,重复性好,稳定性好,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可实现对龙眼叶质量的有效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眼叶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龙眼叶,是一味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中药材,最早记载于《滇南本草图说》。为著名的亚 热带水果--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树的叶子或嫩芽。其性味甘、淡、平,具有发表 清热、利湿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疟疾、疔疮、湿疹等。龙眼原产于我国南 部和越南北部的南亚热带区域,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我国龙眼栽培面积和产量 均居世界首位。我国南方龙眼叶资源蕴藏量丰富,每年龙眼被摘之后,果农对树木进行截枝, 大量的树叶被抛弃或燃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龙眼叶主要含有鞣质、酚酸类、黄酮类及挥发油等成分。目前国内对龙眼叶化学成分的 研究报道不多,主要集中在黄酮类成分方面。发明人曾对龙眼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发现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成分,发明人还对其中的3种黄酮类物质(槲皮素、木犀草素和 山奈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已有研究表明龙眼叶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发明人曾经进行的龙眼叶降血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龙眼叶中提取分离所得的羽扇豆醇、没 食子酸乙酯、山柰酚、木犀草素、槲皮素、紫云英苷等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较强的抑制 作用。随着对龙眼叶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建立高效、准确且适用性广的龙眼叶检测和评 价方法,为龙眼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已成为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 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 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对龙眼叶的质量控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分离 度好,重复性好,稳定性好,简单易操作的龙眼叶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龙眼叶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龙眼叶中的没食子酸乙 酯、紫云英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的含量。
以上所述的龙眼叶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供试品溶液制备:取龙眼叶粗粉,加入体积比为8:1的甲醇-盐酸的混合溶液,超声 提取40-60min,滤过,取续滤液于离心管离心,取上清液备用;
S2.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没食子酸乙酯对照品、紫云英苷对照品、槲皮素对照品、 木犀草素对照品、和山柰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没食子酸乙酯4.0mg、紫云英苷0.1mg、 槲皮素4.0mg、木犀草素0.1mg、山柰酚0.8m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S3.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mm×250mm,粒度5μm;检测波长:280nm, 25min转360nm;流动相: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0.2%磷酸,梯度洗脱程序为:0~ 20min,15%→40%A,20~50min,40%→70%A;流速:1ml/min;柱温:30℃;
S4.测定:在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μl,以保留时间定性, 以峰面积定量。
进一步的,以上所述的龙眼叶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步骤S1项下龙眼叶粗粉与所加 入“体积比为8:1的甲醇-盐酸的混合溶液”的料液比为1:5。
进一步的,以上所述的龙眼叶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步骤S1中超声提取时间为 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4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