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仓储货架装配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4705.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田晓贺;陶凌峰;李茂盛;杨伟峰;洪鹏;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仓储 货架 装配 生产线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仓储货架装配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该生产线包括物流通道、立柱上料区、支撑梁上料区、线内物流系统、货架装配区、成品区和控制系统,所述立柱上料区、支撑梁上料区、货架装配区、成品区通过线内物流系统串联为一个整体生产线。本发明的全自动仓储货装配生产线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生产效率,柔性化程度高,适应多种不同规格货架产品的装配,各部分可根据生产节拍和场地大小设置工位数量和分布方式,实现均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设备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仓储货架装配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智能仓储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及构建未来“智能工厂”的重要基石正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仓储货架的装配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关于仓储货架采用仓储现场人工装配的形式,供应商将货架各零件运输至仓储现场,安装人员现场装配,从货架各零部件的搬运到装配和下料,所有工作均需人工介入,人力成本过高,并且货架产品规格众多、产品尺寸过大、搬运过程复杂,造成了空间的浪费,易对安装人员造成伤害,在装配中涉及多个零部件之间孔位的对齐以及每个零部件在两个位置的配合关系,安装人员人工操作调整频繁,装配效率低,再者装配现场无信息化手段,无法实现对人、机、物、料等有效管控,不利于车间和工厂的有效管理。因此,针对当前仓储货架装配,缺乏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柔性程度好、生产效率高的综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仓储货架装配生产线及其运行方法,解决零部件运输过程繁杂、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仓储货架装配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物流通道、立柱上料区、支撑梁上料区、线内物流系统、货架装配区、成品区和控制系统,所述立柱上料区、支撑梁上料区、货架装配区、成品区通过线内物流系统串联为一个整体生产线,其中:
所述物流通道作为货架装配生产线中所需零件输送和货架成品转移的通道;
所述立柱上料区包括立柱上料桁架机器人和轨道式立柱上料车,所述轨道式立柱上料车用于立柱料盘的运输,轨道式立柱上料车集成有机械定位系统,机械定位系统将轨道式立柱上料车限定至指定工位;立柱上料桁架机器人用于将立柱抓取至立柱传送带,立柱上料桁架机器人集成有视觉测量系统,视觉测量系统负责测量立柱的安装孔的加工误差;
所述支撑梁上料区包括支撑梁上料机器人、螺栓上料机器人和螺栓振动上料盘,所述支撑梁上料机器人用于将支撑梁放置在线内物流系统的货架装配模具的定位销上,螺栓上料机器人用于将螺栓放置在线内物流系统的货架装配模具的螺栓孔上,螺栓振动上料盘为螺栓上料机器人提供摆放规则一致的螺栓;
所述线内物流系统包括支撑梁上料区升降传送带、成品区升降传送带、货架装配区固定传送带、立柱传送带和货架装配模具,货架装配模具集成有立柱撑开机构;所述立柱撑开机构用于将立柱槽口撑开一定距离,同时限制立柱的位置,保证支撑梁与立柱装配孔对齐;所述货架装配模具为支撑梁的摆放和立柱装配提供定位基准,货架装配模具能够在支撑梁上料区升降传送带、成品区升降传送带和货架装配区固定传送带上移动;货架装配区固定传送带包含高度不同的两层独立的传送带系统,支撑梁上料区升降传送带、成品区升降传送带能够在两层独立传送带之间运动;
所述货架装配区包括螺母装配桁架机器人、螺母振动上料盘、立柱顶进机构和支撑梁压紧机构;当所述货架装配模具到达货架装配区后,螺母装配桁架机器人将螺母振动上料盘提供的螺母抓取至装配孔位置安装,立柱顶进机构将立柱由立柱传送带推顶至指定装配位置,支撑梁压紧机构用于约束支撑梁的运动;
所述成品区包括成品转移桁架机器人和货架暂存台,货架桁架机器人用于将装配完成的货架成品转移至货架暂存台。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装配生产线总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4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头测试系统、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新型VR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