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4597.4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叶光平;张昱;禹良勇;徐洪;程鼎;朱旭光;张利明;高凌云;包忠东;吴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3/00;B21B31/1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能型钢轧机 入口侧 全开状态 出口侧 上辊轴 上辊轴承座 轴向保持 轴向调整 轧制 开状态 有效地 次间 全开 轧件 失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功能模块:上辊入/出口侧保持板全开控制单元;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全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控制单元;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微开状态下回基准位控制单元;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轧制道次间回基准位控制单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彻底避免了以往上辊入口保持板在轴向调整过程中偶尔出现自动失控打开的问题,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承座的轴向保持能力,由此改善了万能型钢轧机对轧件尺寸精度的控制,效果很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型钢轧制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保持板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大H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调整机构结构如图1所示。
所述的大H型钢生产线万能型钢轧机上水平辊1(简称上辊)轴向调整机构主要由上辊操作侧轴承座7、上辊操作侧轴承座耳子(简称上辊轴承座耳子)、上辊操作侧轴承座入口侧保持板(简称上辊入口侧保持板8)、上辊入口侧保持板转轴、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2、上辊操作侧轴承座入口侧柱塞缸3(简称上辊入口侧柱塞缸3)、上辊操作侧轴承座出口侧保持板(简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9)、上辊出口侧保持板转轴、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5及其位移传感器、上辊操作侧轴承座出口侧柱塞缸(简称上辊出口侧柱塞缸6)等所组成。
由图1可知: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轴向调整是通过上辊轴承座耳子两侧的保持板和柱塞缸的移动来实现。
由于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尾端与轧机操作侧横轭断面间的间隙很小,以至于上辊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无杆腔尾端无法安装位置传感器,故此,该万能型钢轧机上辊入口侧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采用并联的运行方式,并且以上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位置传感器信号实现上辊出口侧保持板基准位置的闭环控制,而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实际位置则取决于入口侧和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同步状态。
现有技术中的大H万能型钢轧机优化前上辊轴向保持板液压系统如图2以及图3至图10所示。由于图2是比较复杂的液压系统图,其只表示了整体关系。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液压系统的结构,附图中增加图3~图10作为图2的局部的放大的示意图,使其细部表示的更加清晰,以利于对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设计及控制思想的理解。因此,在阅读图2时,需要分别结合图3至图10来进行理解和分析。
在上辊入口侧及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采用并联运行的情况下,上辊入口侧和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同步状态将受到上辊入口侧和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状态(如液压缸活塞的自身运动阻力、液压缸活塞的密封性能等)不同,以及上辊入口侧和出口侧保持板转轴阻力不同等因数的影响,上辊入口侧和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难以实现同步移动。
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上辊入口侧保持板无法始终保持在设定的基准位置,即上辊入口侧保持板在轧制过程中无法发挥其基准位置的动态保持功能;
另外,当上辊基准位置朝操作侧方向进行轴向微调时,若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打开的阻力比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打开的阻力小、并且两者相差较多时,在这种情况下,入/出口保持板驱动液压缸位置控制伺服阀的开口度很小并且伺服阀所输出的液压油将首先注入到入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有杆腔;待入口侧保持板缓慢打开至最大位置,其驱动液压缸活塞缸缩回阻力变大时,伺服阀所输出的液压油才能注入到出口侧保持板驱动液压缸的有杆腔;待出口侧保持板到达新的基准位置时,伺服阀关闭,其开口度变为零,并且伺服阀输出回路的液控单向阀处于阻断状态。
由此,入口侧保持板在基准位置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非控制的缓慢全开现象。
在上辊基准位置调整过程中,一旦发生入口侧保持板非控制的缓慢全开故障时,操作工必须首先使出口侧保持板也打开至最大位置,然后再通过“保持板回基准位”控制功能使入口侧保持板闭合出口侧保持板回到设定的基准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4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