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44203.5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双;郑继辉;邓向瑞;李连福;缪东晶;陈杨;赫明钊;康瑶;蒋远林;张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K1/20 | 分类号: | G01K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刘葛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野外 干湿 测量 系统 | ||
1.一种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给水装置;
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仪连接体、探头容纳体、干温探头和湿温探头,所述测温仪连接体与所述探头容纳体连接,所述干温探头和湿温探头设置于所述探头容纳体内,所述湿温探头上连接有导水湿润部件,所述导水湿润部件伸入到所述给水装置内;
通风防护装置,所述通风防护装置设置于所述测温装置外,且能够使所述测温装置保持通风;
所述通风防护装置包括多个防护罩片,所述多个防护罩片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叠放且相互连接;
各个所述防护罩片为圆环形的伞状结构,各个所述防护罩片的外表面为白色,内表面为黑色;
各个所述防护罩片的顶面内侧靠近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中空的支撑连接柱,所述支撑连接柱沿竖直方向延伸至靠近所述圆环形伞状结构底面的位置处,上面所述防护罩片处所述支撑连接柱的通孔与下面所述防护罩片处所述支撑连接柱的通孔依次相对应形成竖直方向的长导通孔,所述支撑连接柱沿竖直方向延伸至靠近圆环形伞状结构底面的位置处,所述支撑连接柱的高度小于所述防护罩片的高度;
所述通风防护装置还包括连接杆和防护盖,所述防护盖靠近边缘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杆依次穿过各个所述支撑连接柱的通孔将各个所述防护罩片固定,并穿过所述防护盖上的通孔将所述防护盖固定在最顶端防护罩片的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防护罩片的顶面靠近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通孔,各个所述通孔共同形成容纳所述测温装置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还包括安装座和仪器支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通风防护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仪器支架包括支撑架和蓄水装置夹紧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蓄水装置夹紧件用于固定给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湿润部件为导水纱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容纳体内部具有相互隔离的干温探头区域和湿温探头区域,所述干温探头和湿温探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干温探头区域和湿温探头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测温仪连接体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与电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还包括干湿温数据采集装置,所述干湿温数据采集装置对所述干温探头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温数据采集装置还对所述湿温探头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野外干湿温测量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器和终端,所述云端服务器与所述干湿温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终端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42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