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柱阵列式多级变径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3963.4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0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魏航信;伊鹏;耿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F15B1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阵列 多级 变径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传动中带轮直径变化的一种变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柱阵列式多级变径带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带传动是常见的经典的传动方式,带传动中的带轮一般都设计成组合式的结构,每一级带轮直径实现一个传动比,所以往往一个皮带轮都有好几个轮槽,其目的就是变换带轮直径,通过与不同轮槽的配合以实现机器在不同工况下的传动需求。如需在皮带轮工作时调整传动比,来适应不同工况,就必须先停止正在工作的皮带轮,然后拆下皮带,在对应的传动比轮槽上更换对应的皮带,这样即降低了工作效率,又给机器的运行,维护,操作人员的管理带来了不便。为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变径带轮,来提高工作效率,消除工作中的危险,很有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柱阵列式多级变径带轮,由液压推力系统和变径带轮构成,其最大特点是可在不同工况下,实现自动多级变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压柱阵列式多级变径带轮,包括液压后座1,液压后座1上设置有阵列布置的液压缸4,液压后座1通过套筒2连接皮带轮3,皮带轮3的两个轮缘上分别开设有阵列式特征的孔3A,所述的液压缸4包括缸筒4A,缸筒4A上设置有进油口4A2,缸筒4A内设置活塞杆4B,活塞杆4B端头插入孔3A内;在缸筒4A与活塞杆4B之间设置有弹簧4C。
缸筒4A上有外螺纹4A1,缸筒4A与液压后座1通过外螺纹4A1连接。
本发明通过液压缸4的活塞杆4B排列形成圆环面做为带轮的每一级的工作面;在不同工况下,实现自动多级变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装配半剖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总装配图的半剖坐视图。
图3是本发明液压缸子装配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液压柱阵列式多级变径带轮,包括液压后座1,液压后座1上设置有阵列布置的液压缸4,液压后座1通过套筒2连接皮带轮3,参照图2,皮带轮3的两个轮缘上分别开设有阵列式特征孔3A,参照图3,所述的液压缸4包括缸筒4A,缸筒4A上设置有进油口4A2,用于进出液压油;缸筒4A内设置活塞杆4B,活塞杆4B端头插入孔3A内,这样处于皮带轮3上相同直径的活塞杆4B在液压油的推动下依次从缸筒4A中伸出,形成一个整体的环面,此环面可作为皮带轮的工作面,这样就完成了皮带轮的扩径;在缸筒4A与活塞杆4B之间设置有弹簧4C,在液压油泄压状态下,由缸筒4中被压缩的弹簧4C压力释放后回弹,在弹簧作用下将活塞杆4B从皮带轮孔3A中抽出推回缸筒4A内,使得带轮的工作直径减小,这样实现皮带轮缩径。
参照图3,缸筒4A上有外螺纹4A1,缸筒4A与液压后座1通过外螺纹4A1连接;缸筒4A上设置有进油口4A2,用于进液压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缸筒4A上设置有进油口4A2,用于进液压油;套筒2用来定位液压后座1和皮带轮3;对于执行部分,采用了活塞杆4B,伸缩弹簧4C,来实现活塞杆的动作;对于执行部分的行程根据带轮3的轮槽宽确定;
对于变径,活塞杆4B端头插入孔3A内,这样处于皮带轮3上相同直径的活塞杆4B在液压油的推动下依次从缸筒4A中伸出,插入皮带轮3上阵列布置的孔3A内,形成一个整体的环面,此环面可作为皮带轮的工作面,这样就完成了皮带轮的扩径;在缸筒4A与活塞杆4B之间设置有弹簧4C,在液压油泄压状态下,由缸筒4中被压缩的弹簧4C压力释放后回弹,在弹簧作用下将活塞杆4B从皮带轮孔3A中抽出推回缸筒4A内,使得带轮的工作直径减小,这样实现皮带轮缩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3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性能较强的滑轮结构
- 下一篇:手链(四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