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强放热反应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3760.5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7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青山;蒋夫花;陈阿强;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C07C51/235;C07C5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放热反应 反应 | ||
1.一种用于强放热反应的反应釜,包括上釜体(1)、下釜体(2)、上釜体法兰盘(3)、下釜体法兰盘(4)、反应釜顶部液相原料进口(5)、反应釜底部液相产物出口(6)、反应釜顶部气相原料进口(7)、夹套(8)、夹套冷却水出口(9)、夹套冷却水进口(10)、导流筒(11)、折流板(12)、釜内蛇管(13)、气体分布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釜体(1)底部连接所述上釜体法兰盘(3),所述下釜体(2)顶部连接所述下釜体法兰盘(4),所述上、下釜体通过所述上、下釜体法兰盘连接构成整个所述反应釜结构,在所述反应釜内部设置所述导流筒(11),在所述导流筒(11)上盘旋设置所述釜内蛇管(13),所述气体分布器(14)安装位置在所述导流筒(11)内,与导流筒(11)底部齐平,所述气体分布器(14)其布气孔朝向反应釜底部,在所述反应釜的外部设置所述夹套(8),并在所述夹套(8)内布置所述折流板(12),所述夹套冷却水进口(10)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夹套冷却水出口(9 )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上部;
使用时,液相原料通过所述反应釜顶部液相原料进口(5)进入反应釜内;气相通过反应釜顶部所述气相原料进口(7)进入所述气体分布器(14),呈小气泡形态分布于液相中,小气泡在所述导流筒(11)的作用下形成环流,与液相接触充分,且在反应釜内停留时间较长,快速与液相物料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冷却水经所述夹套冷却水进口(10)进入所述夹套(8)内,经过所述折流板(12)时,冷却水因被扰动而形成旋转的强湍流,与釜内的物料通过间壁换热带走热量,同时,所述釜内蛇管(13)冷却水辅助冷却釜内物料,在所述夹套(8)与所述釜内蛇管(13)冷却水共同作用下,反应釜内热量快速被移出,保证了反应快速、稳定地进行;
所述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口(10)为2-6个,位于下釜体(2)底部沿圆周呈均匀分布;所述反应釜夹套冷却水出口(9)为2-6个,位于下釜体(2)上部沿圆周呈均匀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强放热反应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釜体(2)内导流筒(11)的直径为下釜体(2)直径的0.5-0.99 倍,其底部与下釜体(2)直筒段底部相差0-50cm,其高度低于下釜体(2)的持料高度0-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37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利用多通道混配器通过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