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2530.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慈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中华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52;A23L2/60;A23L33/105;A61K36/8994;A61P29/00;A61P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唐海力;韩来兵 |
地址: | 中国香港湾仔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理 湿热 体质 固体 饮料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18~40份的藿香、22~41份的蒲公英、15~45份的金银花、16~42份的芦根、17~45份的淡竹叶、18~38份的炒莱菔子、20~43份的薏苡仁、21~45份的鱼腥草、23~43份的糊精、15~38份的麦芽糊精、30~60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1~0.3份的阿斯巴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23~37份的藿香、26~35份的蒲公英、22~38份的金银花、21~37份的芦根、20~39份的淡竹叶、22~33份的炒莱菔子、25~35份的薏苡仁、24~39份的鱼腥草、27~37份的糊精、18~33份的麦芽糊精、35~55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15~0.25份的阿斯巴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30份的藿香、30份的蒲公英、30份的金银花、30份的芦根、30份的淡竹叶、30份的炒莱菔子、30份的薏苡仁、30份的鱼腥草、30份的糊精、25份的麦芽糊精、45份的可溶性淀粉和0.2份的阿斯巴甜。
4.一种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将藿香、薏苡仁、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芦根、淡竹叶和炒莱菔子经除杂、净制、切制和粉碎后混合备用;
(2)煎煮: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两次,得到中药液;
(3)浓缩:将步骤(2)制得的中药液经管道打入浓缩器中,浓缩成稠膏;
(4)湿法制粒: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进行混合搅拌后的到混合辅料,将步骤(3)制得的稠膏加入到所述混合辅料中,进行搅拌制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两次煎煮过程如下操作:
第一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10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不锈钢药液储罐;
第二次加入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物重量8倍量的水,加热煮提,从沸腾开始计时,煮提1.5小时后立即将药液通过管道过滤器用泵打入与不锈钢药液储罐中,与第一次煮提获得的药液混合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浓缩温度为70~80℃,制得的稠膏的相对密度在50℃温度条件下为1.2~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湿法制粒包括如下步骤:
(4.1)干混:将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和阿斯巴甜投入高效混合制粒机中进行混合搅拌15分钟,制得混合辅料;
(4.2)一次整粒:向所述混合辅料中分次加入步骤(3)提取的稠膏,打开切割I速和搅拌I速进行混合搅拌制粒,制得软材,将软材进行第一次整粒;
(4.3)干燥:将步骤(4.2)制得的整粒后的颗粒投入沸腾干燥机中进行干燥;
(4.4)二次整粒:用摇摆机进行第二次整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整粒的筛网采用12目网,第二次整粒的筛网采用10目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3)中的干燥过程中,物料温度控制在70~80℃,最终物料水分控制在5%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固体饮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整粒后还包括选粒步骤,选用10~60目之间的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中华,未经慈中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25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