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RS-485通信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1045.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8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余刚;黎右翼;牛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s 485 通信 网络 | ||
1.一种多路RS-485通信网络,包括DSP数字信号处理器、通道切换控制电路、至少3路相同且独立的RS-485接口电路、至少3路独立的RS-485通信终端,所述RS-485通信终端具有RS-485通信接口并与RS-485接口电路数量一致;所述RS-485通信终端与RS-485接口电路一对一相连,组成若干通信通道;所述RS-485接口电路用于DSP串行接口通讯协议与RS-485串行接口通讯协议的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切换控制电路连接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RS-485接口电路之间,用于实现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与RS-485接口电路之间的电平转换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引脚的保护;所述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输出可控的通道选择信号、多路通信通道的数据信息接收和发送、配置装订发送内容的信息格式;所述通道选择信号经通道切换控制电路后传递至RS-485接口电路,用于使能RS485接口电路;所述RS-485通信终端的RS-485通信接口均经对应的RS-485接口电路和通道切换控制电路后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同一串行通信端口相连,所述RS-485接口电路包括一个发送使能端、一个接收使能端、用于与通道切换控制电路连口的DSP串口、用于与RS-485通信终端连接的RS-485全双工串口;所述DSP串口包含两个端口,一个端口作为信号输入端口,另一个作为信号输出端口;所述RS-485全双工串口包含4个端口,其中两个作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口,另外两个对作为差分信号输出端口;所述发送使能端控制RS-485全双工串口的差分信号输出端口输出为高阻态或根据DSP串口信号输入端口的电平值而输出相应值;所述接收使能端控制DSP串口输出端口处于高阻态或根据RS-485全双工串口差分信号输入端口的电平值而输出相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RS-485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功能主要由DSP芯片(U1)完成;所述DSP芯片(U1)为TMS320C2000系列芯片,其若干I/O口与通道切换控制电路连接用于输出通道选择信号;所述通道选择信号经通道切换控制电路转换为5V或0V的电平信号后传递至RS-485接口电路的发送使能端和接收使能端;所述DSP芯片(U1)内含软件,用于实现初始化设置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I/O口输出电平、多路通信通道的数据信息接收和发送、配置装订发送内容的信息格式;所述DSP芯片(U1)的SCIA串行通信端口经通道切换控制电路后与所有RS-485接口电路中的DSP串口相连,作为最终与RS-485通信终端连接的串行通信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路RS-485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切换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由电平转换芯片(U2)实现,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2)选型为SN74ALVC164245DL;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2)的A系列端口连接DSP芯片(U1)的I/O口,对应的B系列端口连接RS-485接口电路的发送使能端与接收使能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路RS-485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由RS-485通信芯片(U3)实现,所述RS-485通信芯片(U3)选型为MAX489ESA,所述RS-485通信芯片(U3)的RO端口作为DSP串口的信号输出端口、DI端口作为DSP串口的信号输入端口,用于通过通道切换控制电路后分别与DSP芯片(U1)SCIA串口通信端口的收发引脚相连;所述RS-485通信芯片(U3)的RE端口作为接收使能端、DE端口作为发送使能端;所述RS-485通信芯片(U3)的A端口、B端口、Z端口、Y端口构成RS-485全双工串口,其中A端口、B端口为差分信号输入端口,Z端口、Y端口为差分信号输出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路RS-485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RS-485通信网络还包括能把外部电源转换为+5V,+3.3V,+1.9V三种电压值的电源转换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10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