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淋式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0410.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7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宋浩然;闫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B01D53/79;B01D53/56;C02F9/06;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 烟气 同时 脱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脱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催化氧化吸收法是烟气脱氮常用的技术。烟气中的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经过处理的烟气被水吸收形成硝酸和亚硝酸。由于烟气中含有的硫组分对催化剂具有毒性,一氧化氮的氧化效率会快速降低(一氧化氮转化率70%左右)。同时,使用的催化剂多数由贵金属合成,加大了烟气脱氮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催化氧化吸收法存在烟气脱氮的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喷淋式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方法。
一种喷淋式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烟气经过除尘进入吸收塔与喷淋液混合吸收,得到含硫水和除硫后烟气,对含硫水进行电解,得到含过硫酸盐水Ⅰ,含过硫酸盐水Ⅰ部分作为除硫后烟气喷淋液使用,另一部分加入沉淀剂进行离心分离,除硫后烟气进入吸收塔与含过硫酸盐水混合吸收,得到含硫含氮水和除氮后烟气,除氮后烟气排出,对含硫含氮水再次进行电解,得到含过硫酸盐水Ⅱ,含过硫酸盐水Ⅱ部分作为除硫后烟气喷淋液使用,另一部分加入沉淀剂进行离心分离。
发明原理:本发明使用电解法可以将烟气中的硫氧化为高价态的过硫酸盐,烟气的温度可以活化过硫酸盐生成硫酸根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够在低温下快速氧化一氧化氮。在经过处理的水中加入沉淀剂可以回收水中的硫酸盐和过硫酸盐。
本发明的优点:一、本发明不使用昂贵的一氧化氮氧化催化剂,大大降低了烟气脱氮的成本;二、本发明电解装置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三、本发明原位利用烟气中的硫,以废治废,进一步降低烟气处理成本;四、本发明无需额外加热,在较低温度下(30~100℃)完成一氧化氮的氧化,节约了能源;五、实现同步脱硫脱氮,且经检测90%以上的一氧化氮转化为了二氧化氮。
附图说明
图1是喷淋式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示除尘装置,2表示一次吸收塔,3表示一次吸收塔喷淋液,4表示含硫水,5表示电解装置,6表示二次吸收塔喷淋液,7表示含硫含氮水,8表示沉淀剂,9表示离心装置,10表示沉淀,11表示上清液,12表示空气氧化泵,13表示除氮后烟气,14表示二次吸收塔,15表示含硫水单向阀,16表示含硫含氮水单向阀,17表示水泵,18表示离心单向阀,19表示二次吸收塔喷淋液单向阀,20表示流量计,21表示除硫后烟气,22表示烟气,23表示含过硫酸盐水Ⅰ,24表示含过硫酸盐水Ⅱ;
图2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喷淋式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烟气经过除尘进入吸收塔与喷淋液混合吸收,得到含硫水和除硫后烟气,对含硫水进行电解,得到含过硫酸盐水Ⅰ,含过硫酸盐水Ⅰ部分作为除硫后烟气喷淋液使用,另一部分加入沉淀剂进行离心分离,除硫后烟气进入吸收塔与含过硫酸盐水混合吸收,得到含硫含氮水和除氮后烟气,除氮后烟气排出,对含硫含氮水再次进行电解,得到含过硫酸盐水Ⅱ,含过硫酸盐水Ⅱ部分作为除硫后烟气喷淋液使用,另一部分加入沉淀剂进行离心分离。
本实施方式使用电解法可以将烟气中的硫氧化为高价态的过硫酸盐,烟气的温度可以活化过硫酸盐生成硫酸根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够在低温下快速氧化一氧化氮。在经过处理的水中加入沉淀剂可以回收水中的硫酸盐和过硫酸盐。该方法避免了催化剂的使用,降低了一氧化氮氧化的温度,可以达到同时脱硫脱氮的目的,是一种以废治废、环境友好的同步脱硫脱氮技术。
本实施方式不使用昂贵的一氧化氮氧化催化剂,大大降低了烟气脱氮的成本;二、本发明电解装置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实施方式原位利用烟气中的硫,以废治废,进一步降低烟气处理成本。
本实施方式无需外加热,在较低温度下(30~100℃)完成一氧化氮的氧化,节约了能源。
本实施方式同步脱硫脱氮,且经检测90%以上的一氧化氮转化为了二氧化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0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翘果实快速采收机
- 下一篇:集条架和盘式无动力集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