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8520.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5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6 | 代理人: | 孙德崇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门锁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家居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用户希望智能家居实现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智能家居服务。其中,智能门锁设备在用户安全智能家居环境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可以在门锁中内置支持网络通信协议的网络模块,与家庭内的WIFI网络以及蓝牙管理设备等进行连接,从而实现门锁的网络化智能控制。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门锁设备往往需要用户主动进行查看和操作,一旦用户忘记关闭锁定门锁时,就会导致门锁一直处于可以开启的状态,这样其他人依旧可以使用密码或者认证的方式打开门锁,从而形成对用户的打扰。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智能门锁需要人为操作,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穿戴设备获取用户的体征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体征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当所述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检测门锁的状态;
当所述门锁为开锁状态时,关闭门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状态为非睡眠状态时,获取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
当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在监控范围外时,检测门锁的状态;
当所述门锁为开锁状态时,关闭门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穿戴设备的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建立所述穿戴设备与所述门锁的绑定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所述穿戴设备的认证信息,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穿戴设备的认证信息,或
接收所述穿戴设备发送的认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安装所述门锁的门为开门状态时,发送关门提醒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穿戴设备获取用户的体征状态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体征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检测门锁的状态;
第一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门锁为开锁状态时,关闭门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状态为非睡眠状态时,获取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在监控范围外时,检测门锁的状态;
第二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门锁为开锁状态时,关闭门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穿戴设备的认证信息;
绑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建立所述穿戴设备与所述门锁的绑定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穿戴设备的认证信息,或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穿戴设备发送的认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提醒模块,用于当安装所述门锁的门为开门状态时,发送关门提醒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中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检测用户的体征信息,自动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并在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关闭门锁,用户不用主动操作,减少用户忘记锁门时产生的安全隐患。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8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物联网安全装置
- 下一篇:载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