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消融针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8325.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2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江河峻;鲁卓;祁甫浪;黄晓燕;周玉福;张晴;葛梦柯;邱本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巴翠昆,王宝筠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消融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消融针。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可以采用射频消融方式来治疗肿瘤,例如死亡率最高的肝肿瘤。射频消融的原理为:将消融针插入病灶部位形成一个电流回路,控制消融针输出能量,使病灶组织振荡升温。当病灶组织温度超过60℃达3-4分钟后,病灶组织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从而达到消融目的。
为了准确对病灶组织进行消融,可以采用磁共振设备扫描病灶组织获得磁共振图像,以便基于磁共振图像来调整消融针的输出能量,从而对病灶组织进行精确消融。
但是,现有射频消融针的材料多为金属材料,所以其磁性较大,不适用在磁共振设备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射频消融针,可以降低消融针的磁性,以便在磁共振设备中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特征:
一种射频消融针,包括手柄和安装于所述手柄上的针身,所述针身包括针尖和针管,所述针管的头部连接针尖,所述针管的尾部连接射频线缆;
其中,所述针尖和针管的加工材料为碳纤维材料。
可选的,所述手柄包括手把、连接部件和柄身,所述柄身内部的金属接头与所述针管尾端相连,且所述柄身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把固定于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所述连接部件另一端可在所述柄身内伸缩。
可选的,所述手柄内部的金属接头与所述针管采用无磁性导银电胶固定。
可选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针管外部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尾部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且所述手把可通过连接部件带动所述套管沿所述针管轴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消融针外表面设有特氟龙涂层,其壁厚为0.4mm。
可选的,所述手柄的连接部件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套管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件外表面的刻度线从所述柄身与连接部件的交界点开始,并逐渐增加至所述手把截止;且,开始刻度为针尖长度;
所述套管外表面的刻度线从靠近针尖一端开始,并逐渐增加至预设刻度。
可选的,所述针管中空,中空部位作为注水管,所述针管头部开设有与注水管连通的出水口,所述针管尾部与注水管连通的开口为进水口。
可选的,所述针管的注水管直径为1mm,出水口距离针尖处10mm,出水口为直径1mm。
可选的,所述针管长度为15cm,针尖的形状为多斜面形状。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射频消融针,包括手柄和安装于所述手柄上的针身,所述针身包括针尖和针管,所述针管的头部连接针尖,所述针管的尾部连接射频线缆;其中,所述针尖和针管的加工材料为碳纤维材料。本实施例中射频消融针中针尖和针管采用碳纤维材料作为加工材料,利用碳纤维的高导电性和无磁性,保证射频消融针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不会受到金属伪影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消融针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消融针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消融针插入病灶组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针,射频消融针包括:手柄100和安装于所述手柄100上的针身200,所述针身200包括针尖201和针管202,所述针管202的头部连接针尖201,所述针管202的尾部连接射频线缆,其中,所述针尖201和针管202的加工材料为碳纤维材料。
本实施例中,针尖的形状可以为多斜面形状,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再次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射频消融针中针尖和针管采用碳纤维材料作为加工材料,利用碳纤维的高导电性和无磁性,保证消融针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不会受到金属伪影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8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消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电芯滚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