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质化盐碱地种植棉花及改良土肥状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7413.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50 | 分类号: | A01G22/50;A01B79/02;C05G3/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王伟霞 |
地址: | 2611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盐碱地 沙质 复混肥 棉花 盐碱地种植 土肥 盐碱地改良剂 泥炭 复合保水剂 微生物粉剂 污水厂污泥 绿色环保 适时收获 田间管理 脱硫石膏 应用技术 种子处理 粉煤灰 粘结剂 重量比 有机肥 沙土 成活率 施用 地块 播种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质化盐碱地种植棉花及改良土肥状况的方法,包括施用改良沙质盐碱地用复混肥整理地块、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改良沙质盐碱地用复混肥包括重量比为22~30:8~12:14~16:12~16:18~22:6~8:3~5:2~4:0.5~1.5的脱硫石膏、粉煤灰、污水厂污泥、泥炭、有机肥、沙土粘结剂、复合保水剂、盐碱地改良剂和微生物粉剂。本方法采用改良沙质盐碱地用复混肥和种植棉花等措施来改良盐碱地,棉花的成活率和产量高,对整个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突出,改良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因此是一种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应用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沙质化盐碱地种植棉花及改良土肥状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盐碱地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措施:
1、水利改良,淡水洗盐:适用于地势较高的排水良好的区域。
2、生物改良:改善盐碱地微生态环境,施用生物有机肥料,补充有机质的同时,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使盐碱地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建立新的微生态平衡,达到生物控制的目标。
3、化学改良:每公顷施石膏15吨左右,做基肥一次施入,也可结合当地实际的耕地碱斑和草原碱斑的改良土上。
4、深翻地,至少要下挖70公分以上,连续深翻2年到3年,才能基本解决浇灌时候泛碱的问题。
5、客土改良:在重碱斑地块,将碱斑挖深40cm,客土回填。
但是,以上每一种方法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每一种办法在单独使用时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现有技术中也一般是采取其中一个小的方面进行部分治理;所以需要一种科学的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法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从根本上改良盐碱地,然后利用改良后的盐碱地种植相应的经济作物,维持和提高改良效果并带来经济效益。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棉花生长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要求耕层土壤容重在1.25~1.4之间,孔隙度为45~50%,砂粘适中,通透性好,能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能适应于沙质土壤种植,所以,经过处理后的沙质化盐碱地是很好的种植基地。并且,棉花的生长又可以改善土壤的状况,促进沙质化盐碱地的改良。
通过将不同的改良措施结合起来,配合种植相应的植物,可以迅速在盐碱地区形成植被,然后通过人工和自然的调节过程,对盐碱地的土壤进行改良是最有效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沙质化盐碱地种植棉花及改良土肥状况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改良沙质化盐碱地,种植棉花来增产增收,实现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沙质化盐碱地种植棉花及改良土肥状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理地块:在准备耕作的地块在周围挖深沟排水并灌水排盐,整地前亩施改良沙质盐碱地用复混肥2000~3000千克,全面复平土地,翻耕后以90厘米打垄,种两行,要求土壤细碎,无暗垡;并灌水造墒;
b.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选种要求棉花种子要保证出芽率,要求黑子粒达到80%以上,纯度97%以上,净度95%以上;晒种要求播前10天左右将种子铺在席子或塑料布上,厚度2寸,白天经常翻动,夜间堆起盖好,一般连续晒种3~5天,晒种时间不能低于30小时;浸种要求播种前两天将晒好的种子用凉水浸泡24小时或温水浸泡12小时;药剂拌种一般是50千克种子用100克呋喃丹(先用开水沏开)防治地下害虫;用250克拌种灵、150克多菌灵、150克敌克松、150克枯必清等其中一种农药拌种,防治立枯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