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硫醚的超声波清洗和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6906.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0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明;叶维雪;张德明;周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长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5/0281 | 分类号: | C08G75/0281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李唐明 |
地址: | 5190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苯硫醚 超声波 清洗 纯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的超声波清洗和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超声高频预清洗,超声低频清洗纯化,真空干燥。本发明采用合理的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结合的方法,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和六甲基磷酰三胺溶剂的混合作为高频超声分离溶剂,能够有效分离聚苯硫醚粗品,分离所得成品分子量分布窄,分离纯化效果好,操作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苯硫醚纯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苯硫醚的超声波清洗和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硫醚广泛应用于制作薄膜、纤维和电子元器件,如电容器、电阻器、晶体管、二极管、线圈、变阻器、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硫化钠与对二氯苯在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经高温、高压缩聚成为聚苯硫醚粗品,粗品中含有催化剂、小分子齐聚物和大量氯化钠。无机离子杂质的存在使得聚苯硫醚的电绝缘性能下降,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腐蚀半导体,进而漏电产生事故。低聚物的存在使得材料的强度下降,且含有低聚物的聚苯硫醚在加工时会产生气泡,因此当用于制作半导体时,必须降低聚苯硫酸中的低聚物含量。传统方法是把粗品用热水清洗6-7遍,再用N-甲基吡咯烷酮、丙三醇、丙酮等溶剂,在温度150℃-280℃中进行纯化处理,以除去小分子齐聚物及氯离子,也有通过溶胀方式,即往粗品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在270℃进行纯化处理。传统方法处理时间长,成本高。
CN102698498A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生产中含盐混合液的固液分离方法,采用带式压滤机对含盐混合液先进行压榨过滤,除去混合液中的氧化纳、对二氯苯和未溶解的聚苯硫醚齐聚物,再经板框压滤机过滤除去滤液中的聚苯硫醚齐聚物。该方法可降低滤饼的含液量以及滤液中的固体量。CN 104817696 A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生产中聚合物产品除盐纯化方法,具体公开了在缩聚反应完成后,对反应体系中聚苯硫由主混合物进行过滤分离,分离出的滤饼经过酸洗,超声洗涤,水洗,干燥得纯化的产品。该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聚合物产品中无机盐的含量,改善和提高PPS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但分离步骤繁琐,产物损耗大。
综上,现在技术仍缺乏一种能高效分离聚苯硫醚粗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聚苯硫醚的超声波清洗和纯化方法,利用高频超声清洗和低频高声纯化两步法分离聚苯硫醚。经本发明方法处理的聚苯硫醚成品,含氯700-600ppm,分子量分布窄,分离纯化效果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苯硫醚的超声波清洗和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超声高频预清洗:将聚苯硫醚粗品加入装有清洗溶剂的超声波清洗槽中,进行清洗,超声频率为80-400KHz,超声温度为180-200℃,清洗50-120分钟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预处理的固体;
(2)超声低频清洗纯化: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固体,装有去离子水的超声波清洗槽中,超声频率为10-40KHz,超声温度为40-100℃,清洗60-240分钟后,清洗完毕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纯化后的固体;
(3)将步骤(2)得到的纯化后的固体,真空干燥,即为成品。
超声效应是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超声波与介质的相互作用,使介质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力学的、热学的、电磁学的和化学的超声效应。超声波作用于液体时可产生大量小气泡。一个原因是液体内局部出现拉应力而形成负压,压强的降低使原来溶于液体的气体过饱和,而从液体逸出,成为小气泡。另一原因是强大的拉应力把液体“撕开”成一空洞,称为空化。空洞内为液体蒸气或溶于液体的另一种气体,甚至可能是真空。因空化作用形成的小气泡会随周围介质的振动而不断运动、长大或突然破灭。破灭时周围液体突然冲入气泡而产生高温、高压,同时产生激波。因此,本发明先使用高频超声清洗,利用大能量震动液体形成大量空洞,有助于粗品中各成分的分离,然后用低频超声纯化,减少空泡,使得各组分缓慢运动逐步分离,纯化的更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长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长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6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