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连接器插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6874.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3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海;黄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信诺(常州)轨道信号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连接器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
背景技术
在一条光通信线流中,除了具有光纤光缆,光发送机,光中继机和光接收机等基本设备外,还需要许多配套的功能器件,通常分为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光纤连接器是一种无源器件。它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各种装置连接所必不可少的器件。也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光纤器件。由于本地通信网络的逐步光纤化,城域网和用户接入网需求的上升,近年来全球光纤连接器市场的总需求量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十年的年增长率将在20%左右。随着光纤连接器生产设计技术地不断成熟和生产工艺的日臻完善,新一代体积更小、技术更新的光纤连接器在未来通信中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的光纤连接器主要还是局限在室内环境使用,不能适应外部恶劣天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解决以往光纤连接器插头不能适应外部恶劣环境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包括前支撑件、后支撑件、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支撑件内开设有连接腔以及两个芯孔,所述连接腔位于两个芯孔后侧;
所述后支撑件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纳光纤的卡槽,所述后支撑件前端形成连接体;所述后支撑件通过前端的连接体插入连接腔与前支撑件固定连接;两个芯孔内分别设置有插芯,两根插芯前端伸出前支撑体形成伸出段;光缆的两根光纤分别从后支撑件的两个卡槽伸入两个芯孔内,两根光纤前端分别与两根插芯后端连接;
所述前壳体内开设有前腔和两个筒腔,所述前支撑件设置在前腔内,两根插芯的伸出段分别插入前壳体两个筒腔内;
所述后壳体内开设有后安装腔和光纤穿孔,所述后安装腔位于光纤穿孔前侧,所述前壳体后端插入后壳体的后安装腔内,所述前壳体后端与后壳体后安装腔相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撑件前端的连接体呈扁平状,所述前支撑件内开设有的连接腔为扁平腔;所述连接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凸,所述连接腔内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当所述后支撑件的连接体插入前支撑件的连接腔内时,上下两个卡凸分别卡入上下两个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外键凸,所述前壳体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内键槽;当所述前支撑件插入前壳体内时,所述前支撑件的两条外键凸插入前壳体的两条内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的后安装腔底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前壳体后端抵紧在密封垫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件的两个芯孔内分别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前端抵紧插芯,所述压缩弹簧后端抵紧后支撑件的连接体前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前端与插芯后端连接处外部套接有高温管,所述高温管前端位于芯孔内,所述高温管后端位于后支撑件的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后端套接有用于压紧光缆的压环。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外部连接尾管。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前端形成用于与光缆插座配合的插入体,所述前壳体外部连接用于插座连接的螺套,所述插入体位于螺套内,所述插入体外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插入体前端上开设有外键槽。
进一步的,两个筒腔内分别设置有套筒,所述插芯伸出段从套筒后端插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可以使插头部分与光缆内的光纤实现稳定连接,插头内部机构稳定,密封性好,能适应外界恶劣天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连接器插头半剖视图;
图2是前壳体、后壳体、前支撑件以及后支撑件之间连接结构图;
图3和图4是前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5和图6是后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7和图8是前壳体立体图;
图9是连接器插头立体图;
其中,1、前支撑件,1A、凹槽,1B、外键凸,2、后支撑件,2A、卡凸,2B、卡槽,3、前壳体,3A 、外键槽,3B、内键槽,4、后壳体,5、插芯,6、压环,7、压缩弹簧,8、高温管,9、密封垫,10、套筒,11、密封圈,12、螺套,13、尾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光纤连接器插头,包括前支撑件1、后支撑件2、前壳体3和后壳体4,前支撑件1内开设有连接腔以及两个芯孔,连接腔位于两个芯孔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信诺(常州)轨道信号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信诺(常州)轨道信号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6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充电装置
- 下一篇:USB类型C到传统USB缆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