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凝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6735.4 | 申请日: | 201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5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宽;李艳堃;王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3/65 | 分类号: | C07C233/65;C07C231/02;G01N21/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51 山西省太原市尖***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凝胶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凝胶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为N3,N3’,N5,N5’‑四十六烷基‑联苯‑四甲酰胺,化学式C80H142N4O4,具有以下结构式:本发明所述的有机凝胶化合物能在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这些苯系物环境下形成有机凝胶,可以作为这些苯系物检测试剂,用于定性检测溶液或工业废液中是否含有这些苯系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分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有机凝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机凝胶化合物可以应用于检测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
背景技术
作为软物质的一种,超分子凝胶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超分子凝胶是指凝胶因子在分散介质中依靠分子间弱的相互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π-π堆叠作用、静电作用等)自组装形成一维有序聚集体,其进一步堆积形成三维网络状结构,而将分散介质固定其中,宏观上表现为稳定的胶体结构。根据分散介质的不同,进一步的,超分子凝胶可被分为两种类型:有机凝胶(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与水凝胶(使用水作为分散介质)。
其中,有机凝胶的特性表现在无流动性、对外界环境变化较强的敏感性以及良好的热可逆性。有机凝胶因其独特的特性,使得其在传感器、软模板、离子检测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近些年来,科研工作者争相研究制备新型有机凝胶,有关研究工作也被广泛报道(Wang,X.F.;Zhang,L.;Liu,M.H.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2016,32,227-238;Lan,Y.;Corradini,M.G.;Weiss,R.G.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15,44,821-836)。
其中,其用于检测阴阳离子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如CN106565533A、CN106084123A、CN105837469A等分别公开了凝胶在检测氟离子、镉离子和碘离子的应用。甚至其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离子,如CN107056666A公开了可以检测氟离子和汞离子,而CN106552595A公开了可以检测镍、铬、铅、汞等重金属离子。有机凝胶也逐渐开始应用于化合物的检测,如CN106349219A公开了检测2,4,6-三硝基苯酚的应用。但对于苯系物的检测,则鲜有报道。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作为代表性的苯系物(BTEX)是一类有毒性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溶液。作为重要的化工溶剂与原料,其在医药、农药、合成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苯系物具有神经毒性和遗传毒性,长期接触会导致人体患上贫血症和白血病,且随着接触浓度的增高,人体患白血病的风险显著增长。由于化工废水处理起来很困难,排放到废水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对人类而言是很大的潜在危害。目前,这些苯系物对水资源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对苯系物生产或使用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的检测手段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但是该类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及维护费用,且操作繁琐,需要专人操作,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研发一种低成本、便于操作的检测方法来检测苯系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凝胶化合物,该有机凝胶化合物可以在含有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环境下形成有机凝胶。
提供所述有机凝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目的之二。
提供所述有机凝胶化合物的用途简单而有效地对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进行检测,是本发明的目的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6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