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覆盖件拉伸工艺及拉伸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6568.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6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袁小伟;杨晓东;王卫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2 | 分类号: | B21D22/22;B21D37/1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覆盖 拉伸 工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拉伸工艺及拉伸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需求的多元化,汽车的外观造型越来越流线型,设计也非常丰富。目前,汽车外覆盖件大多采用的还是钢板拉伸冲压工艺,在追求外观的时尚性时,传统的钢板拉伸冲压工艺以及拉伸模具无法满足需求。
汽车外覆盖件的制造一般需要3至5道工序,而第一道工序就是将板料拉伸成型,若首倒工序就产生瑕疵,剩下的几道工序更是无法加工,工件报废,浪费材料。汽车外覆盖件采用采用传统的钢板拉伸冲压工艺加工十分困难,特别是一些复杂形状的汽车外覆盖件,如汽车行李箱的内外板、汽车背门的外板等部件,如图1所示,该类覆盖件呈倒V型结构,若采用传统的拉伸冲压工艺,在第一道工序进行板料拉伸成型时,为了保证车身外观棱线不产生滑移,零件拉伸的冲压方向垂直于外观棱线11,但仅仅采用这一个冲压方向,不仅工件的区域A无法拉延成型,而且由于工件的拉伸角度太小使得工件容易破裂,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拉伸工艺及拉伸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行李箱的内外板、汽车背门的外板在拉伸成型过程中容易破裂,产品质量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拉伸工艺,用于板料的拉伸,对板料施加的两个拉伸方向不同的组合拉伸,组合拉伸包括同时施加的正拉伸方向拉伸和侧拉伸方向拉伸,所述正拉伸方向拉伸为垂直于板料外观棱线的冲压拉伸,所述侧拉伸方向拉伸为由板料侧面施加的侧向拉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板料的侧向直接增设一个拉伸力实现板料拉伸方向的调整,在同一工序中同时对板料进行两个方向的拉伸成型,增大了拉伸角度,避免板料在拉伸成型过程中破裂,提高了产品质量。
进一步,所述侧拉伸方向与板料侧面的法向平行,侧拉伸方向与板料的法向平行,使得侧拉伸方向直径垂直于板料的表面,避免在板料的表面留下滑移线,减少板料表面缺陷。
进一步,所述板料与侧拉伸方向形成的拉伸角度大于所述板料与正拉伸方向形成的拉伸角度,通过侧向拉伸增大了拉伸角度,避免板料因拉伸角度过小而破裂,提高了产品质量。
为达到前述同样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汽车覆盖件拉伸工艺的拉伸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侧拉延刀块和上模,所述侧拉延刀块位于上模的一侧,并能够伸缩穿过上模的侧面,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用于与上模配合进行板料冲压拉伸的凸模,所述凸模与侧拉延刀块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用于与侧拉延刀块配合进行板料侧拉伸的内凹部,所述上模座下行带动侧拉延刀块和上模同时与凸模配合完成板料的拉伸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模具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灵活,通过同一套模具使得板料在同一工序中实现了两个方向的拉伸成型,提高了板料的成型质量。
进一步,所述侧拉延刀块通过侧拉伸斜楔滑块安装在上模座上,所述下模座上设有驱动侧拉伸斜楔滑块水平左右移动的驱动块,所述侧拉伸斜楔滑块带动侧拉延刀块伸缩穿过上模。
进一步,所述驱动块为斜楔结构,所述侧拉伸斜楔滑块底部的一端为与驱动块配合的斜面,所述侧拉延刀块安装在所述侧拉伸斜楔滑块底部的另一端,并穿过上模的侧面与凸模配合进行板料的侧向拉伸。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侧拉伸斜楔滑块设置与驱动块配合的斜面,使得侧拉伸斜楔滑块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同时通过驱动块驱动实现水平运动,使得侧拉延刀块实现侧向拉伸。
进一步,所述侧拉延刀块倾斜设置,并与板料侧面的法向平行,侧拉延刀块与板料侧面的法向平行设置,使得侧拉延刀块由垂直于板料表面的方向进入,避免在板料表面留下滑移线的表面缺陷。
进一步,所述侧拉延刀块倾斜设置,并与水平面形成大于45°的夹角,采用该结构便于避让其它部件,有利于降低结构设计和制造的难度。
进一步,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用于支撑板料的压边圈,所述压边圈位于上模的下方,所述上模下行与压边圈配合压紧板料。
进一步,所述凸模为倒V型结构,所述上模为与凸模形状配合的倒V型结构,所述上模上开设有用于侧拉延刀块伸缩穿过上模的退刀孔。
进一步,所述退刀孔内留设有用于侧拉延刀块伸出或缩回的退让间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模的侧向上设置退刀孔,并且留设退让间隙,避免侧拉延刀块在进入或退出时和其它部件造成干涉,使得各个部件之间可以顺利的运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6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