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鱼饲料颗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6384.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灿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灿灿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20/147;A23K10/30;A23K1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5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鱼饲料 颗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配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鱼饲料颗粒。
背景技术
由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对鱼类的需求越来越大,野生捕捞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且作为响应,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在此期间,来自未使用的野生捕捞的鱼粉和鱼油已不足以作为鱼类唯一的饲料来源,如鲑鱼、鳟鱼、虾、鲈鱼(sea bass)和鲷鱼,这里仅仅提及一些种类。
在过去十年,不断发展含植物蛋白和油的鱼饲料制剂作为鱼粉和鱼油的补充。作为这些制剂中的鱼粉替代物的最流行的植物蛋白源选自大豆粉、大豆蛋白浓缩物、玉米面筋、豌豆蛋白和活性小麦面筋(vital wheat gluten)。
这些现代鱼饲料饮食经常以颗粒形式制备。先研磨并将其与如鱼粉、植物蛋白和如小麦粉的粘合剂混合在一起,从而制备这些颗粒。然后加入水,将所得糊剂挤出,由此得到的颗粒具有由挤出机的模控制的尺寸。然后将这些颗粒干燥并加入油。调整参数,如温度和压力,使制造商能够做出适合不同鱼类养殖方法的颗粒,例如能够浮动或缓缓沉入的饲料。
在用作鱼粉替代物的植物蛋白中,活性小麦面筋被认为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并作为颗粒粘合剂。在由Storebakken等人发表于Aquaculture(2000)p.115-132的研究中,表明活性小麦面筋支持大西洋鲑鱼的迅速增长,且容易消化,并未减少其脂肪或能量的消化率或必要元素的利用率。由此高达50%的鱼粉的粗蛋白被替代为小麦面筋的粗蛋白。该研究还表明,水平多达膳食蛋白质的35%的活性小麦面筋未引起肠上皮病理变化。
加入小麦面筋对颗粒形态和物理性质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由Draganovic研究,并报道于Aquaculture Nutrition第19卷,第6期,第845-859页,2013年12月。在这些实验中使用的条件下,在鱼饲料颗粒中加入活性小麦面筋,显示出在涂覆过程中,油浸渍和吸油量的减少,但产生了强的、高度多孔的颗粒。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鱼饲料颗粒,该新型鱼饲料颗粒主要由植物蛋白水解质和小麦面筋构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鱼饲料颗粒,所述颗粒包含植物蛋白质水解物和小麦面筋,其中小麦面筋:植物蛋白质水解物的比例为3:1-10:1。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鱼饲料颗粒还包含介于1至10%之间的鱼粉。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小麦面筋为活性小麦面筋。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小麦面筋含量在颗粒的6至30wt.%之间变化。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小麦面筋:植物蛋白质水解物的比例范围为4:1-6:1。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小麦面筋含量在颗粒的10至28wt%之间变化。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植物蛋白质水解物选自大豆蛋白、黄豆蛋白、玉米蛋白、豌豆蛋白、马铃薯蛋白、羽扇豆蛋白、棉花蛋白、亚麻子蛋白、葵花籽蛋白和/或其混合物。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颗粒的硬度小于35N,且颗粒耐久性指数(PDI)大于9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予说明。
一种新型鱼饲料颗粒,所述颗粒包含植物蛋白质水解物和小麦面筋,其中小麦面筋:植物蛋白质水解物的比例为3:1-10:1。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鱼饲料颗粒还包含介于1至10%之间的鱼粉。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小麦面筋为活性小麦面筋。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小麦面筋含量在颗粒的6至30wt.%之间变化。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小麦面筋:植物蛋白质水解物的比例范围为4:1-6:1。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小麦面筋含量在颗粒的10至28wt%之间变化。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植物蛋白质水解物选自大豆蛋白、黄豆蛋白、玉米蛋白、豌豆蛋白、马铃薯蛋白、羽扇豆蛋白、棉花蛋白、亚麻子蛋白、葵花籽蛋白和/或其混合物。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颗粒的硬度小于35N,且颗粒耐久性指数(PDI)大于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灿灿,未经黄灿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6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