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医学探测器模组的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5537.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7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于庆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诺格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小鹤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医学 探测器 模组 框架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医学探测器模组的框架结构,属于核医学成像技术领域。该核医学探测器的框架结构用于核医学探测器与环形支撑板的固定,包括:用于安装探测器的液冷板,分别固定在液液冷板两端、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及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横梁;液冷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横梁围合形成可容纳探测器的矩形空间;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背离的表面用于与环形支撑板固定。通过该框架结构为远离环形支撑板的探测器同样提供有力支撑。继而提高框架结构和探测模组的连接稳定性,降低远离环形支撑板的探测器出现的径向偏移,提高探测器位置的安装精度,有益于提高所成图像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医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医学探测器模组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医学影像学技术领域,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成像系统,其核心器件是探测器。PET系统中的探测器根据探测到的符合事件来判断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湮灭位置和强度,并且通过预设算法重建出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器官中的分布,进而重建出可供诊断使用的图像。上述运算过程需要基于一定的探测器物理模型进行,且探测器物理模型中每一个探测器的空间位置都是理论的位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PET系统包括由多个探测器呈环状分布形成的探测器环,以对目标组件进行全方位的探测。通常,探测器环包括环形支撑板,以及多个沿环形支撑板圆周方向设置的探测器模组(可参考图7)。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每个探测器模组包括沿环形支撑板轴向排列的3个,4个,5个或者6个探测器单元。其中,每一个探测器模组或者两组探测器模组组成一定的结构安装到环形支架板上。在进行探测时,为了重建出准确的图像,需要保证每个探测器的位置固定。因此在PET系统中,选择合适的探测器固定方式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多个探测器固定在同一个液冷板上,在安装的时候,通常探测器模组中液冷板的一端固定在环形支撑板上,另一端悬空,形成了一种力学上的单端支撑悬臂梁结构。依次将多个探测器模组沿环形支撑板的圆周方向按照上述方式固定,形成探测器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每个探测器模组形成单端支撑固定的悬臂梁结构,此时有支撑力不足,距离环形支撑板越远的探测器其径向偏移量越大,如此影响成像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探测器模组中远离环形支撑板的探测器径向形变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医学探测器模组的框架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核医学探测器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
用于安装探测器的液冷板,
分别固定在所述液冷板两端、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横梁;
所述液冷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以及所述横梁围合形成可容纳所述探测器的矩形空间;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背离的表面用于与所述环形支撑板固定。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液冷板的两端插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述定位槽内。
可选地,在所述液冷板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销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销孔相配合,用于穿过销轴。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所述定位槽内还设置有液冷管过孔,所述液冷管过孔用于穿过所述液冷板的水管。
可选地,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
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诺格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诺格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5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