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自动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5514.5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6 | 分类号: | F24F11/56;F24F11/64;F24F11/65;F24F11/89;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自动 模式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自动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当空调器运行在自动模式,且需要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间进行切换时,开始计时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获取设定温度,以及实时获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环境温度;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第一差值,并实时将第一差值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控制空调器切换至相应的运行模式。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一段“冷热需求再确认”的判断逻辑,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判断区间压缩带来的压缩机频繁启停问题,保护系统工作,维护系统可靠性;另一方面提高系统在自动模式下冷热响应速度,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自动模式的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器自动模式的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定频空调而言,制冷效果的强弱一般是通过判断温差来决定开启制冷系统的个数,从而实现所谓的档位控制,且运行在自动模式的时候,也是通过温差来进行不同模式间的切换。当空调运行在自动模式的时候,需要在制冷和制热间进行切换,为了防止切换过于频繁,而造成压缩机的频繁启停,一般的解决方法是把自动判断区间的回差拉大,但是此方法的弊端在于空调对于室温的变化响应缓慢,用户舒适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自动模式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自动模式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自动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控制方法包括:当空调器运行在自动模式,且需要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间进行切换时,开始计时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获取设定温度,以及实时获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环境温度;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第一差值,并实时将第一差值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控制空调器切换至相应的运行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当空调器运行在自动模式,需要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间进行切换,为了防止切换过于频繁,而造成压缩机的频繁启停,本发明在压缩判断区间的前提下,通过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对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实时的进行采集,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差值(即第一差值),并实时将第一差值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控制空调器切换到相应的运行模式,实现了一段“冷热需求再确认”的判断逻辑,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判断区间压缩带来的压缩机频繁启停问题,保护系统工作,维护系统可靠性;另一方面提高系统在自动模式下冷热响应速度,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自动模式下由送风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无需进行执行上述“冷热需求再确认”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空调器自动模式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对比结果控制空调器切换至相应的运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若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判断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间,若达到,则停止计时并控制空调器并切换至送风模式;若第一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则判断第一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持续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间,若达到,则停止计时并控制空调器返回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否则,控制空调器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继续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后,控制空调器切换至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5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叉孔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转速可调式模具脱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