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酸奶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33395.X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2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昭 |
| 主分类号: | A23C9/133 | 分类号: | A23C9/133;A23G9/42;A23L2/38;A23L3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枸杞 酸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饮料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枸杞酸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中所含有的VA、VB、Vc和VE都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特别是水相中的Vc和脂相中的VE,已成为相应的抗氧化作用的标准物质。在枸杞中含有大量的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游离玉米黄质、隐黄质等,这些物质的抗氧化能力都很强,都具有消除单线态氧的作用,虽然消除能力各不相同,但都比VE的消除能力大数十倍,均能有效的灭杀自由基,而且对人体组织受氧化伤害有很好的防御作用和治疗恢复作用,尤其是玉米黄质及其双棕榈酸酯,是枸杞明目功能的主要成分。枸杞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牛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甜菜碱、多糖,使得枸杞具有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抗疲劳、降血脂、抑血糖、强肾、保肝、明目、防肿瘤、抑制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的功能。
申请号为201410747869.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凝固型枸杞酸奶的制作工艺,其制备方法是:以枸杞、脱脂奶为主要原料,白砂糖、稳定剂等为辅助原料,采用驯化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通过正交试验,产品最佳配方是枸杞浆:脱脂浆1:12,糖6%,接种量8%,明胶0.20%,采用0.20%抗坏血酸护色,83℃30min杀菌条件,于42℃发酵280min可以制得。
申请号CN201710192624.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益生菌发酵无糖枸杞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枸杞粗粉;步骤二,制备枸杞细粉;步骤三,将枸杞细粉、木糖醇添加到鲜牛奶中,然后搅拌均匀并迅速冷却至40℃~45℃,得到混合物;步骤四,在步骤三的混合物的基础上制备得到接种液;步骤五,在步骤四的基础上制备得到复合益生菌发酵无糖枸杞酸奶。
上述方法得到的枸杞酸奶,枸杞参与发酵的时间都比较短,枸杞汁中的生青味、不愉快的味道较重,枸杞的发酵香气不浓郁,营养价值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改善产品的色泽和风味,提高产品的生物活性和营养价值,提供一种枸杞酸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枸杞酸奶的制备方法,原料组成为鲜奶100-500份、鲜枸杞0-100份、干枸杞0-100份、枸杞粉0-100份,辅料若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枸杞清洗、破碎,加入酶制剂;鲜枸杞清洗、加入一定比例的干枸杞一起破碎,破碎时加入酶制剂;干枸杞边破碎边加入50℃的水,同时加入酶制剂,搅拌;然后将破碎的枸杞浆打浆分离出枸杞籽,枸杞籽用水洗涤,收集的洗涤汁液与枸杞浆液混合,用枸杞粉调整枸杞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0%,超微处理,静置酶解,得酶解枸杞汁;或用枸杞粉冲调得固形物含量为15-20%的枸杞汁,加入酶制剂,静置酶解,得酶解枸杞汁;所述枸杞粉为破壁超微枸杞粉;
2)酶解枸杞汁灭菌后接种益生菌于20—45℃保温发酵0.5—30天自然停止发酵,或发酵至pH值达到3.0—4.5终止发酵,得益生菌发酵枸杞原汁;益生菌发酵枸杞原汁经均质、杀菌、无菌灌装得成品益生菌发酵枸杞原汁;
3)益生菌发酵枸杞原汁经分离,得到益生菌发酵枸杞酱和益生菌发酵枸杞清汁;
4)鲜奶加入辅料调配、杀菌,接种益生菌进行酸奶发酵,得酸奶;
5)取一定比例的益生菌发酵枸杞原汁加入步骤4)得到酸奶中,混合均匀,均质,灌装得枸杞活性酸奶;
6)取一定比例的成品益生菌发酵枸杞原汁加入步骤4)得到酸奶中,混合均匀,均质、杀菌灌装得枸杞灭菌酸奶。
进一步地,所述的超微处理的粒径在20微米以下。
一种枸杞酸奶,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为鲜奶100-500份、步骤1)得到的枸杞汁0-30份、步骤2)得到的益生菌发酵枸杞原汁0-30份、步骤2)得到的成品益生菌发酵枸杞原汁0-30份、破壁枸杞粉0-30份、辅料若干,混合均匀后杀菌,接种益生菌进行酸奶发酵得枸杞酸奶。
进一步地,接种的益生菌为青春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卷曲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乳亚种、发酵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唾液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昭,未经朱文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33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