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高盐分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3372.9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峰;辛来举;郑雪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漓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分 羧甲基纤维素 废水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高盐分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高盐分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依次经调节池和电渗析处理;S2、中和处理;S3、铁碳微电解反应;S4、初级沉淀,上清液流至水解酸化池;S5、水解酸化酸化处理,再流至一级接触氧化池;S6、依次经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的好氧处理,再流至二沉池;S7、二级沉淀;S8、加入PAC和PAM进行终极沉淀,上清液达到标准进行回收或排放,完成含高盐分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工艺。本发明提出的废水处理工艺,有效降低盐酸含量,且回收的盐酸具有经济价值,对设备腐蚀程度低,工艺可靠,处理能力强,成本低,适用于高盐分的纤维素废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高盐分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羧甲基纤维素钠属于高聚合化合物,化学分子在几千到百万不等。羧甲基纤维素钠有工业“味精”之称,是一种增稠剂、粘结剂,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等行业。废水主要含有纤维素、CMC、氯乙酸、氯化钠、甲醇等,该类废水常使用“物化法+生化法”的处理工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废水处理技术日新月异,纤维素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CMC等大分子物质,可生化性低,本身有机物难以生物降解,再加上大量的盐分,使得废水的处理难度难上加难。对于含高盐分纤维素钠废水的处理工艺,多采用“预处理+生物法”处理工艺,此外预处理方法还有微电解、混凝沉淀法、Fenton高级氧化法等等。现有的技术中对于该废水盐分的处理多采用多效蒸发、浓缩、浓缩液后处理的处理的工艺。废水通过预处理和生活污水稀释后进入生化系统,生物法一般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SBR、接触氧化、BAF等工艺。预处理后进入生化反应仍需要接种复合耐盐菌种,才可以使得系统不受水质影响而波动。由于盐分的大量存在,废水稀释降低污染物浓度造成基建投资大,若不稀释,废水的处理负荷较低,也造成本增高,同时该废水处理成本高。
目前,对于废水中含有的高浓度盐分并没有较针对性的方案,HCl回收降低处理成本及Cl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含高盐分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工艺。
一种含高盐分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电渗析:将含高盐分羧甲基纤维素钠废水通入调节池中,并经提升泵输送至电渗析装置中,再外加直流电场,对废水进行电渗析处理;
S2、中和处理:经电渗析处理后的废水再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再自流至Fe-C反应池;
S3、铁碳微电解:废水在Fe-C反应池进行铁碳微电解反应后,转移至反应池A中;
S4、初级沉淀:向反应池A中加入PAC和PAM,混合后再转移至初沉池中进行初级沉淀,上清液经由布水器流至水解酸化池;
S5、水解酸化处理:在水解酸化池中进行酸化处理,再自流至一级接触氧化池;
S6、接触氧化处理:在一级接触氧化池中进行第一次好氧处理,再自流至二级接触氧化池中进行第二次好氧处理,再流至二沉池;
S7、二级沉淀:在二沉池中进行二级沉淀,上清液再自流至反应池B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漓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漓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3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播放参数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