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可见字符数据流转可见字符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2169.X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9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莫皓颖;户江民;罗文;雷文虎;申伟;曾康娟;付林强;黄玉;刘剑;冯庆军;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2 | 分类号: | G06F17/22;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 字符 数据 流转 数据流 解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可见字符数据流转可见字符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以实现在将不可见字符数据流的二进制数按照每6个二进制位的间隔排列,然后在该不可见字符数据流数据的每6个二进制位前增加值为01的两个比特位,使每8个二进制位能够构成一个可见字符。解码的主要方式则为将需要解码的可见字符数据流的二进制数按照每8个二进制位的间隔排列成一组数据,然后去掉每8个二进制位的前两个可见字符标识二进制位。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将不可见字符数据流转化为可见字符数据流,可以实现在不能够传输不可见字符的场景进行不可见字符数据流的传输,以此增加不可见字符的数据传输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编解码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不可见字符数据流转可见字符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在存储和运算时都要使用二进制数来标识,为了统能使二进制数与编码符号进行统一,美国有关标准化组织就出台了ASCII编码,统一了二进制数与字符编码的映射关系。
在ASCII编码中,32-126是可见字符显示,其余的一般为预留字符或者不可见字符。在一些特定的设备或者网络中,不可见字符往往被作为非法字符而不允许传递,其中常见的如北斗短报文信道,其允许传递的有效字符集包括所有可印刷的ASCII字符(HEX20到HEX7F)。
通常,在对数据进行压缩加密处理时,数据中常携带不可见字符,那么在特定条件下,有的加密策略将会受到设备和网络对不可见字符过滤后而无法正常传输的影响,从而导致该加密策略或数据在该环境下无法使用或传输。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所述的问题,本文发明了一种不可见字符数据流转可见字符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以此完成在特定条件下传输含有不可见字符的二进制数据流。
在将不可见字符数据流的二进制数按照每6个比特位的间隔排列成一组数据,然后在该不可见字符数据流数据的每6个比特位前增加值为01的两个比特位,使每8个比特位能够构成一个可见字符,从而实现不可见字符数据流到可见字符数据流的编码转换的主要流程。解码的主要方式则为将需要解码的可见字符数据流的二进制数按照每8个比特位的间隔排列成一组数据,然后去掉每8个比特位的前两个比特位,从而形成新的字符数据流,其中便可以存在不可见字符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将不可见字符数据流转化为可见字符数据流,可以实现在不能够传输不可见字符的场景进行不可见字符数据流的传输,以此增加不可见字符的数据传输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附图1、一种不可见字符数据流转可见字符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的编码流程图;
附图2、一种不可见字符数据流转可见字符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的实施例编码过程图;
附图3、一种不可见字符数据流转可见字符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的实施例解码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见字符的ASCII字符范围为HEX20到HEX7F,当采用8位二进制数编码即为00100000到01111111。因此可以得出当一个字节中的前两个二进制位为01的时候,后面6个二进制位任意取值后,该字节仍然在HEX20到HEX7F范围内。
根据上述特性,本发明参考选择了以01作为可见字符的编码标识位,设计了一套使不可见字符数据流转可见字符数据流的编解码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2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寻呼装置、寻呼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中药粉碎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