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门电动撑杆出现套引出线的防呆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2095.X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9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根贵;王友乐;吴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典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H02K5/10;H02K5/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朱建均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撑杆 出现 引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尾门电动撑杆出现套引出线的防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出线套现有技术基本采用金属孔位直接引出,金属孔位与霍尔引出线对正,采用金属外管铆接固定,出线套的防呆装配基本借助于人工目测和铆接工装配合,但纯粹的目测、铆接无法精确的完成每个相同的产品相对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尾门电动撑杆出现套引出线的防呆结构,能够保障每个相同的产品引出线的相对位置统一,提高了减速电机引线的相对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尾门撑杆引出线套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线套、球头部件、霍尔减震模块、电机、行星减速箱、外管、第一防呆D槽、引出线孔位、第二防呆D槽和防水孔;
所述外管内设置有行星减速箱,所述行星减速箱与电机一端连接,电机的另一端与霍尔减震模块一端配合,所述霍尔减震模块的另一端与球头部件下端配合,所述球头部件上端设置出线套,所述球头部件与外管之间采用锥角旋合扣接,
所述球头部件周向设置有第一防呆D槽,所述第一防呆D槽下端轴向间隔有4个卡块,卡块与外管端部形成锥角旋合扣接,在第一防呆D槽侧边有用于引出连接电机导线的引出线孔位,
所述出线套呈圆环状,出线套顶端内壁设置有第二防呆D槽,在第二防呆D槽侧边,位于圆环状顶端向外延伸有防水孔;
所述第一防呆D槽和第二防呆D槽相互匹配。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电机为永磁直流有刷电机。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球头部件和外管均采用塑料材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霍尔减震模块采用橡胶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出线套材质采用塑料,放置在外管的外侧,不需要铆接工艺,提高了外观视觉效果;
采用D槽装配简单,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采用D槽可以有效的防呆,避免产品装配错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球头部件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出线套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电动尾门撑杆引出线套防呆结构,包括出线套1、球头部件2、霍尔减震模块3、电机4、行星减速箱5、外管6、第一防呆D槽7、引出线孔位8、第二防呆D槽9和防水孔10;
所述外管6内设置有行星减速箱5,所述行星减速箱5与电机4一端连接,电机4的另一端与霍尔减震模块3一端配合,所述霍尔减震模块3的另一端与球头部件2下端配合,所述球头部件2上端设置出线套1,所述球头部件2与外管6之间采用锥角旋合扣接,有效的防止球头部件2的松动。
所述球头部件2周向设置有第一防呆D槽7,所述第一防呆D槽7下端轴向间隔设置有4个卡块2.1,卡块2.1与外管6端部形成锥角旋合扣接,在第一防呆D槽7侧边有用于引出连接电机导线的引出线孔位8,电机4的连接导线通过霍尔减震模块3,将连接导线通过引出线孔位8裸露在球头部件2外部。
所述出线套1呈圆环状,出线套1顶端内壁设置有第二防呆D槽9,在第二防呆D槽9侧边,位于圆环状顶端向外延伸有防水孔10;将裸露在球头部件2外的连接导线穿过防水孔10,完成连接导线的输出。
所述第一防呆D槽7和第二防呆D槽9相互匹配,通过防呆D槽7和防呆D槽9吻合装配,有效地防止装配引出线孔位8与防水孔10不对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电机4为永磁直流有刷电机。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球头部件2和外管6均采用塑料材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霍尔减震模块3采用橡胶材质。
工作原理:通过第一防呆D槽7和第二防呆D槽9吻合装配,有效地防止装配引出线孔位8与防水孔10不对应,通过改变在出线套1上加入防呆结构,进一步改善装配失误的潜在问题。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典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典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2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变速电机
- 下一篇:一种丙烯腈的提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