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1707.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罗皎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1/02;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过敏性 鼻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配方,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过敏性鼻炎即小儿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是儿童极为常见的一种慢性鼻黏膜充血的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鼻痒、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鼻涕倒流、夜间突然咳嗽,和感冒不同的是,变应性鼻炎一般是在气候改变、早上起床、或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如空气中的粉尘时发作,不过这种现象,一般只持续10~20分钟,一天之中可能间歇出现。
其病因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过敏体质及室内外过敏原的接触有关。1岁以内最常见的变应原是来自室内的尘螨、温血动物的皮屑、毛发、唾液和尿、禽类的羽毛和食物;在幼儿,鸡蛋和牛奶等食物可引起变应性鼻炎,一般伴荨麻疹、哮喘等其他系统症状;花粉引起的通常在4、5岁以后才逐渐增多。其他刺激物如香水、烟草的烟、油漆、除臭剂、家庭装修中的甲醛等也可诱发。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四大主症是:连续打喷嚏、鼻内奇痒、流清水鼻涕(感染时为脓涕)及鼻塞。常年鼻炎发作患儿以清晨起床时症状明显,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患儿多在春暖花开的三、四月和夏秋交替时节易发作频繁。鼻痒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患儿经常用手指或手掌揉擦鼻部。过敏发作期还会出现眼部过敏症状如结膜发红、发痒、流泪。鼻塞严重需要经口呼吸,有的变应性鼻炎的患儿会伴有头昏、耳闷、头痛。2~6岁的学龄前儿童是诱发呼吸道过敏的高发年龄。呼吸道过敏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目前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一般都是治标不治本,不能断根。目前治疗本病一般是采用抗组胺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免役疗法及避免接触过敏原等,使鼻部症状改善。但抗组胺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毒副作用大,治疗不彻底,易于复发,病人痛苦较大,基本上属于表象治疗。但是久而久之,又会复发,很难彻底痊愈。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远远高于西医,依据中医的传统理论,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肺气虚,卫气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 窍,邪正相搏,肺气不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发为本病。因此,一般采用扶阳怯邪的核心原则进行治疗。一旦免疫功能提起来了之后,肺气提起来,过敏性鼻炎就好了。但是很多中药药方,立方久远,效果已经不够显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治疗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桑白皮3-8份,白芷3-8份,苍耳子5-10份,防风3-8份,酸枣仁3-6份,白术5-15份,五味子5-10份,黄芪5-15份,党参5-10份,茯苓2-8,细辛2-4份,佛手3-6份,紫菀5-10份,山药5-10份。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桑白皮3份,白芷4份,苍耳子6份,防风5份,酸枣仁3份,白术12份,五味子6份,黄芪6份,党参7份,茯苓3,细辛3份,佛手5份,紫菀7份,山药6份。
特别优选的,所述的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桑白皮8份,白芷5份,苍耳子6份,防风3份,酸枣仁5份,白术11份,五味子9份,黄芪8份,党参6份,茯苓5,细辛4份,佛手5份,紫菀8份,山药7份。
所述的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成分作用分析如下:
桑白皮,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功能,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主治肺热肺气肃降失职之症。
白芷,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苍耳子,性温,味苦、甘、辛。归肺、肝经。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防风,性微温,味辛、甘。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用于健脾益气、健胃、燥湿利尿、化痰、止汗、安胎。
五味子,性味酸,温,入肺、肾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功能,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黄芪以补虚为主,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皎,未经罗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1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生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