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1146.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杨波;牛成成;杨睿;陈泽帅;韩晓川;金宇杰;蔡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08;A61G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人 上车 轮椅 | ||
1.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包括折叠式的轮椅框架,轮椅框架底脚设有前轮(1)和后轮(6),其特征在于轮椅框架上还设有抬升机构(2)、扶手(3)、坐垫(4)、导轨板(5)、第三电机(7)及控制器,扶手(3)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开关,第三电机(7)与导轨板(5)连接,控制导轨板(5)转动,导轨板(5)不工作时与扶手(3)平行,抬升机构(2)顶部设有滑轨(204),滑轨(204)与传送板(8)连接,传送板(8)活动设置在轮椅框架上,在抬升机构(2)作用下,传送板(8)能在轮椅框架上上下滑动,传送板(8)上设有导轨初段(502),坐垫(4)放置在导轨初段(502)上,导轨板(5)和扶手(3)设置在轮椅框架两侧,导轨板(5)内侧设有导轨中段(509),外侧设有导轨末段(508),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坐垫(4)能在导轨初段(502)、导轨中段(509)及导轨末段(508)上滑动,将人送至汽车座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其特征在于抬升机构(2)包括设置气缸底座和滑轨(204),气缸底座安装在轮椅框架底部,气缸(201)和支撑块(206)设置在气缸底座的相对两侧上,气缸(201)的气缸杆、支撑块(206)及滑轨(204)上均设有滑块(205),滑轨(204)上设有两个滑块(205),滑块(205)上设有轴承支座(202),一组铝杆(203)交叉连接构成多个连接的剪刀叉结构,剪刀叉结构的底部两根铝杆(203)端头分别安装在气缸(201)的气缸杆和支撑块(206)的轴承支座(202)上,顶部两根铝杆(203)端头分别安装在滑轨(204)上的轴承支座(202)上、滑轨(204)上设有传送板(8),传送板(8)活动安装在轮椅框架上,并抬升机构(2)的作用下,传送板(8)能轮椅框架上上下活动,气缸(201)与控制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其特征在于坐垫(4)由夹持机构(401)、蜗杆(403)、第一光杆(404)、伞齿轮(405)、底板(406)、第一电机(407)、短光杆(408)、后板(409)、支撑板(410)及座板(11)构成,夹持机构(401)为4个,分别固定在底板(406)的四角,夹持机构(401)上设有蜗杆(403),第一光杆(404)为平行设置的两根,每根第一光杆(404)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蜗杆(403)上,每根第一光杆(404)中部及短光杆(408)的中部、两端端头及第一电机(407)传动轴上分别设有伞齿轮(405),第一电机(407)上的伞齿轮(405)与短光杆(408)中部的伞齿轮(405)啮合,带动短光杆(408)转动,短光杆(408)端头与第一光杆(404)通过伞齿轮(405)啮合连接,第一光杆(404)带动座垫(4)在导轨上滑动。
4.夹持机构(401)的顶部穿出支撑板(410)上方,上板(411)位于夹持机构(401)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人上车轮椅,其特征在于坐垫(4)由底板(406)两侧设有侧板(402),后面设有后板(409),底板(406)、侧板(402)、后板(409)及支撑板(410)连接形成空间,夹持机构(401)、第一光杆(404)、伞齿轮(405)及第一电机(407)位于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11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尔夫球杆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