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极群自动整耳工装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0931.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倩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B23P19/00;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连围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自动 工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装配使用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极群自动整耳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蓄电池装配工序是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目前很多蓄电池生产企业的蓄电池装配还是采用人工操作,其装配过程要使用铁箱焊接、手工入槽、中连等方式,需要多名操作人员相互配合完成,生产效率低,装配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容易造成蓄电池短路、反极、中连假焊等蓄电池制造缺陷;而且操作工人易受到有毒物质的伤害;上述传统蓄电池装配工艺由于设备投入小,投产周期短,仍被不少蓄电池厂家所采用;随着市场对蓄电池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装配工艺已经不适合批量化、规模化蓄电池生产的要求,改进蓄电池装配设备势在必行;因此原有的工装也需要改进,以适应蓄电池自动化装配线的要求。
中国专利CN201620940865.0描述了一种用于蓄电池自动装配线的极群夹紧夹具,由夹具本体和极群夹紧机构组成,夹紧本体包括六组并排设置的极群室,夹具本体的一端设有固定端板、另一端设置活动端板,相邻极群室间由隔板分隔,隔板可沿夹具的长向滑动,夹具本体底部设有两排滚轮;极群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导杆和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活动端板外侧,夹紧导杆一端穿过支撑板,夹紧导杆的端头触压活动端板,夹紧导杆设有弹性卡台,支撑板上设有与弹性卡台匹配卡合的卡槽;该发明可以在装配线上方便的实现夹具的夹紧和松开操作,设置在夹具底部的两排滚轮,便于夹具在生产线上传输。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符合装配线自动夹紧、松开的要求,是蓄电池自动化装配线的配套工装。
上述机构存在许多不足,如通过夹紧导杆上设置隔板并配合滚轮实现自动夹紧和松开,但在实现夹紧的过程中只是单方面对蓄电池极群实现横向的夹紧,在纵向方向上蓄电池极群极板会发生纵向方向上的偏移影响蓄电池极群的工装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极群自动整耳工装夹具,通过设置夹紧组件在实现对蓄电池极群横向夹紧的同时配合同步运动的整耳组件对蓄电池极群进行纵向的整理对齐解决了在极群在装夹过程中会发生纵向方向上偏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极群自动整耳工装夹具,包括基体以及开设于所述基体上的极群放置槽,还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基体上;
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体上的导向件、套设于所述导向件上的夹板件以及穿设于所述夹板件上的栏板件;以及
整耳组件,所述整耳组件设置于所述夹紧组件上方,该整耳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端相连接的铰接驱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铰接驱动件下方进行极群整耳的整理件。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基体两侧驱动件,该驱动件驱动端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推板。
作为改进,所述导向件数量为两组且沿基体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基体上,其包括:
导向定位块,所述导向定位块对称设置于所述基体长度方向上;
导杆,所述导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定位块上;
栏板限位块,所述栏板限位块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套设于所述导杆上;
夹板限位块,所述夹板限位块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套设与所述导杆上。
作为改进,所述夹板件包括沿基体长度方向滑动套设于所述导杆上的若干夹板,该夹板上对称开设有栏板放置槽。
作为改进,所述栏板件包括分别放置于所述栏板放置槽内的栏板,该栏板两端分别与所述栏板限位块相抵触。
作为改进,所述铰接驱动件包括:
中心连杆,所述中心连杆数量为两个且沿中心连杆中心位置交叉铰接设置,该中心连杆铰接形成X形结构且在X形结构四角上设置有铰接导向柱;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对称设置于所述中心连杆中心位置两端且与所述中心连杆两端相铰接,该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推板上端相铰接。
作为改进,所述整理件包括:
第一整理板,所述第一整理板设置于所述铰接驱动件下方;
第二整理板,所述第二整理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整理板下方且与该第一整理板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第三整理板,所述第三整理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整理板下方且与该第二整理板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第四整理板,所述第四整理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整理板下方且与该第三整理板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整理板、第二整理板、第三整理板以及第四整理板结构相同,其包括:
弹簧复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倩,未经李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蓄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电芯组装输送线及其组装输送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