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材料乳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9839.2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孝芬;邓佳琪;朱永祥;陈旭东;许宏武;杨军明;汤立文;赖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智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C08F220/18;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典彪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材料 乳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申请涉及相变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相变材料乳液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双亲性聚合物,再以双亲性聚合物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相变材料乳液。本发明节能、高效,便于工业化实施,制备的相变材料乳液性能稳定、粒径均一、相变热焓高、过冷度小,能广泛应用于功能性热流体、制冷系统的热媒介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变材料乳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以固-液相变为例,在加热到熔化温度时,就产生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熔化的过程中,相变材料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潜热;当相变材料冷却时,储存的热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要散发到环境中去,进行从液态到固态的逆相变。在这两种相变过程中,所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潜热。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形成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
相变材料是一种清洁、可重复使用的储能材料,在我国已经列为国家级研发利用序列。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专家学者在这方面都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了适应应用领域和提高相变材料的使用效率,相变材料通常会被制备成胶囊或乳液等形式,这有助于提高相变材料的热转换效率、防止相变材料的渗漏或挥发等。
相变材料乳液在功能性流体、制冷系统的储热介质或传热介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制备方式主要是以离子型、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对相变材料进行分散,这类乳化剂多为小分子,通过物理作用吸附在聚合物粒子表面,因此利用常规乳化剂制备的乳液过冷度大,在离子强度高、冷冻或高剪切等条件下易失去稳定性,作为废液排放也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现有的乳化方法多采用传统的高转速乳化机,而高剪切乳化机因其能耗大、效率低等缺陷而一直被产业界所诟病。
公开号为CN10380455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宽温变范围的纳米相变材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含有单体、链转移剂、交联剂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熔融态的相变材料中形成油相;(2)将乳化剂AOS和碳酸氢钠溶于水中构成水相;(3)油相滴加到水相中,剪切乳化,得到细乳液;(4)在温度68-70℃下,添加引发剂引发聚合,得到所述宽温变范围的纳米相变材料乳液。该发明专利采用了可聚合的乳化剂AOS对相变材料进行乳化,在乳化的过程中,可聚合乳化剂能够与单体共聚,聚合后乳化剂成为胶囊壁材的组成部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变材料乳液的稳定性。然而,本发明专利中可聚合的乳化剂是在乳化后进行聚合反应的,其实质是形成了一层保护乳液的胶囊壁,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相变材料乳液颗粒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变材料乳液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相变材料乳液性能稳定、粒径均一、相变热焓高,且该方法操作简便、高效、便于工业化实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相变材料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双亲性聚合物的制备:称取2~10g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7~80g甲基丙烯酸十八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0.01~1g引发剂,在搅拌作用下升温至引发剂热分解温度引发聚合反应,反应1~8h后,加入10~100g小分子稀释剂终止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双亲性聚合物;
(2)相变材料乳液的制备:取1~5g双亲性聚合物和0.1~2g碱金属氢氧化物溶解于纯水中,配置成水相,将1~20g相变材料升温溶解后,在300~3000r/s的乳化速率下将其加入水相中,待粒径达到20nm~100μm后停止乳化,即得相变材料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智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智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9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