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29761.4 | 申请日: | 2017-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0;H01M4/38;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翟攀攀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制备 负极材料 循环稳定性 有机硅树脂 重量百分比 倍率性能 纳米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有机硅树脂40‑85%、纳米硅10‑40%、碳源1‑2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和实现工业化操作,所得的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与便携式用电器的发展,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仅有372mAh/g,很难满足市场需求。硅材料的首次克容量为4200mAh/g,嵌锂平台更高,地壳储存丰富,对环境友好等优势,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然而硅的体积膨胀高达300%,在循环过程中,不仅会导致硅与周围的导电炭网络分离,形成“死硅”,还会导致硅与集流体发生剥离。其次,较大的体积膨胀还会导致表面的SEI膜不断重组破坏,使SEI膜越来越厚,不断消耗正极的锂离子,使库伦效率降低。最后,较大的体积膨胀在循环后期导致硅材料粉化,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循环性能急剧恶化。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将硅与碳材料复合、与金属材料复合来解决上述问题。在金属硅合金方面,主要是与Al、Ti、Mg等金属复合,通过将硅与Mg进行复合并将其作为负极材料,极大地提升硅的循环性能,但是硅合金的通病在于材料刚性太大,后期循环材料会粉化破碎,性能急剧下降。在硅碳材料方面,已制备出硅碳纳米微球,该材料有缓冲层,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但是该材料的压实密度较低,在电池制作工艺过程中,容易压破。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提高负极材料的导电性和循环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有机硅树脂40-85%、纳米硅10-40%、碳源1-20%。
优选地,所述有机硅树脂选自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同系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同系物、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同系物及其卤素取代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纳米硅选自硅纳米纤维、纳米硅球,纳米硅薄膜,硅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碳源选自石墨、碳纳米纤维、Super-P、乙炔黑、科琴炭黑、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孔碳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碳源选自由乙酸、丙烯酸、葡萄糖、羧甲基壳聚糖、柠檬酸、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热解产生的热解碳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有机硅树脂、纳米硅、碳源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
S2、向溶液A中加入酸性溶液,搅拌得到溶液B;
S3、向溶液B加入碱性溶液,搅拌得到溶液C,在油浴条件下蒸干溶液C,得到Si/C/SiOC前驱体;
S4、将Si/C/SiOC前驱体进行烧结即可。
优选地,S2中,向溶液A中加入酸性溶液使溶液A的pH值为3-6,拌得到溶液B。
优选地,S2中,所述酸性溶液的溶质选自乙酸、丙烯酸、聚丙烯酸、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S3中,向溶液B中加入碱性溶液使溶液B的pH值为8-12,搅拌得到溶液C。
优选地,S3中,所述碱性溶液的溶质选自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S3中,在120-180℃的温度下蒸干溶液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9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