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桥壳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9698.4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闫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永东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30114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桥壳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切割管料;步骤2,两端缩口;步骤3,辊压压方;步骤4,模压规方;步骤5,切割开槽;步骤6,整体加热;步骤7,初步胀型;步骤8,二次整形;步骤9,成型圆形端头;步骤10,回火调制;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桥壳成型方法,相对于传统工艺来讲,可以取消桥壳长直焊缝以及三角板焊缝,大大增加桥壳的完整度和结构强度;由于采用胀型内模和整形内模对汽车桥壳进行内高压成型,代替了现有技术的高压液体介质成型的方式,只需要放入管料并通过液压机构带动胀型内模或者整形内模向外挤压即可快速实现;因此无需对管料进行密封,无需填充内高压液体介质,大大优化了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桥壳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的用钢板冲压成形汽车桥壳中,是将钢板剪截落料成二片毛坯,将二片毛坯分别冲压成二片弓形状槽型件,切削加工焊缝处,然后将二片弓形状槽型件对焊成桥壳主体,再焊接四块三角板,所以一个桥壳本体要用六块钢板冲压后焊成。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桥壳本体,由于焊缝长,焊接质量要求高,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出现焊缝处疲劳寿命低、渗油等质量问题。因为六块钢板要分别剪裁下料,所以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流程长。
申请日2012.07.27,申请号201210265116.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的汽车桥壳成形方法,采用密封管件然后填充并挤压高压液体的方式成型:
例如其说明书第0053段记载:将第二中间制件2放入下凹模52中,压床下行,上凹模51压紧第二中间制件2,左、右冲头53前行,插入第二中间制件2从而密封住其两个端部。从左、右冲头53的通孔中注入45-75MPa的高压液体,左、右冲头53继续前行,推动管壁,沿着管子轴线方向往里送料。在内高压和轴向推力的作用下,管子中段材料开始塑性膨胀变形,再次往外移动,直至填满模腔,成形得到第三中间制件3。
上述制作工艺虽然可以取消焊缝,但是内高压成型工艺容易发生屈曲、起皱、开裂等缺陷,并且内高压工艺需要大吨位液压机作为合模压力机,需要精密的闭环控制系统,而且依赖高压介质进行操作。工艺难度大,工序时间长,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易形成批量化。
因此需要涉及一种同样可以减少焊缝,并且实施工艺更为合理,对装置要求较低的成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桥壳成型方法,相对于传统工艺来讲,可以取消桥壳长置焊缝以及三角板焊缝,大大增加桥壳的完整度和结构强度;由于采用胀型内模和整形内模对汽车桥壳进行内高压成型,代替了现有技术的高压液体介质成型的方式,只需要放入管料并通过液压机构带动胀型内模或者整形内模向外挤压即可快速实现;因此无需对管料进行密封,无需填充内高压液体介质,大大优化了加工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桥壳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切割管料:
将圆形钢管切割成形为外径D1、内径d1、长度L1的第一中间制件;
步骤2,两端缩口:
夹具固定第一中间制件中部,然后使用一对第一模组a分别将第一中间制件两端并向内挤压,将第一中间制件缩口成型为第二中间制件;
所述第二中间制件的两端缩口成型为外径D2、内径d2、长度L2的缩口管头,所述缩口管头与第二中间制件中部本体之间成型有半径R2的过渡圆角;
步骤3,辊压压方:
将第二中间制件通过辊压机构b辊压成型为第三中间制件;
所述第三中间制件中部本体成型为厚H31、宽A31、圆角R31的圆角矩形横截面,所述第三中间制件两端辊压成型为厚H32、宽A32、圆角R32的圆角矩形横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永东,未经闫永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9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温多通管制作工艺
- 下一篇:车体部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