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9215.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6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项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亚港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8 | 分类号: | F25D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14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鲜 冰箱 气体 循环 利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气管(2)、抽气泵(7)和抽气装置(14),所述导气管(2)顶部设置有集气吸嘴(1),所述导气管(2)内部设置有滤气芯(3),所述导气管(2)底部设置有密封装置(6),所述导气管(2)与所述抽气泵(7)连通,所述抽气泵(7)与压缩电机(8)相连接,所述抽气泵(7)与抽气管(13)连通,所述抽气管(13)内部设置有保鲜气体罐(11),所述保鲜气体罐(11)侧边设置有定压释放阀门(12),所述抽气管(13)与所述抽气装置(14)相连接,所述抽气装置(14)与软质通气管(15)相连通,所述软质通气管(15)外部设置有固定机架(16),所述软质通气管(15)顶部设置有多管释放头(18),所述多管释放头(18)下方设置有隔热保温层(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2)内部设置有固定架(4),所述导气管(2)与所述固定架(4)通过螺栓拧接,所述导气管(2)之间还设置有束缚块(5),所述导气管(2)与所述束缚块(5)固定装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电机(8)底部设置有底板(9),所述底板(9)上安装有固定底座(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吸嘴(1)与所述导气管(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集气吸嘴(1)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所述导气管(2)与所述密封装置(6)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装置(6)与所述抽气泵(7)通过管道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7)与所述压缩电机(8)传动连接,所述抽气泵(7)与所述抽气管(13)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13)与所述保鲜气体罐(11)固定连接,所述保鲜气体罐(11)与所述定压释放阀门(12)固定装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14)由抽气电机(1401)、联轴器(1402)和抽气泵体(1403)组成,所述抽气电机(1401)与所述联轴器(1402)传动连接,所述联轴器(1402)与所述抽气泵体(1403)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管释放头(18)由分流喷头(1801)、缓冲栅格(1802)、固定器(1803)和固定栓(1804)组成,所述分流喷头(1801)与所述缓冲栅格(1802)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缓冲栅格(1802)与所述固定栓(180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抽气装置(14)与所述软质通气管(15)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软质通气管(15)与所述隔热保温层(17)包裹在一起,所述软质通气管(15)与所述多管释放头(18)通过管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气体罐(11)的体积不小于五百毫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鲜冰箱的保鲜气体循环利用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循环方法为:
a、通过所述底板(9)和所述固定底座(10)将本发明固定在冰箱内部,并将所述集气吸嘴(1)和所述多管释放头(18)释放在冰箱保鲜箱内;
b、根据实际需求,在需要更换和循环保鲜气体时,启动所述压缩电机(8)和所述抽气装置(14),带动保鲜气体在所述导气管(2)和所述软质通气管(15)内流通;
c、由所述滤气芯(3)对保鲜气体进行过滤,从而保证其保鲜性能,同时通过所述保鲜气体罐(11)和所述定压释放阀门(12)对保鲜气体提供补充,避免保鲜气体量不足导致的保鲜性能缺失,之后保鲜气体由所述多管释放头(18)喷发出去,对食物提供保鲜功能;
d、所述隔热保温层(17)可以对保鲜气体提供隔热功能,避免冰箱的耗电发热对保鲜气体造成升温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亚港气体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亚港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92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时测定皮革中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控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