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机液压管道更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8709.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4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伟;窦胜;孔勇;施金辉;石慧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0 | 分类号: | B21B28/00;B08B9/032;B08B9/05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管道 轧机 新管道 整体管线 旧管道 油冲洗 液压伺服系统 在线油冲洗 在线酸洗 球清洗 施工 绘制 机组 拆除 制作 环保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机液压管道更换方法,包括步骤:S1、将旧管道进行编号和标识,并绘制整体管线走向图;S2、拆除所述旧管道;S3、制作新管道;S4、对所述新管道进行管道通球清洗;S5、对所述新管道进行油冲洗;S5、根据所述整体管线走向图对所述新管道进行安装形成液压管道。实现轧机液压管道更换环保施工,减少机组在线酸洗施工时间;提高轧机液压管道在线油冲洗效率,能够保证油冲洗满足轧机液压伺服系统生产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轧机液压管道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轧机液压系统由于长期运行和动作频繁,以及机架内环境恶劣,造成液压管道表面腐蚀、管壁变薄、和接头泄漏,特别是轧机轧机底部的液压管道,经检测管内壁长时间浸泡、冲刷造成壁变薄,使系统存在技术缺陷和安全隐患,
同时,轧机液压管道走向错综复杂,布置杂乱无章,原有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管道不符,而且穿墙板处液压管道编号标记经腐蚀无从辨别;施工工作量大,管道更换约1200mm;施工工期特别紧,包括液压管道拆除、测绘、制作、探伤、冲洗、试压;轧机现场空间狭小、环境恶劣,管道表面和地面油污多;轧机液压管道要求原拆原装,而且轧机本体液压管道大部分在最里边,外边还布置有稀油、乳化液、压缩空气管道,而且原装上不拆除其他管道,因此轧机本体管道更换难度极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机液压管道更换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量大、施工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机液压管道更换方法,包括步骤:S1、将旧管道进行编号和标识,并绘制整体管线走向图;S2、拆除所述旧管道;S3、制作新管道;S4、对所述新管道进行管道通球清洗;S5、对所述新管道进行油冲洗;S6、根据所述整体管线走向图对所述新管道进行安装形成液压管道。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完成所述旧管道的编号,在穿墙板上打上所述编号的钢印;S12、制造标识牌并在所述标识牌上标明所述编号和和所述旧管道中液体的流向;S13、操调初步完成轧机操作侧穿墙板至轧机本体液压管道走向的勘察和现场管道的确认;S14、绘制所述整体管线走向图。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S31、对新管道进行切割;S32、对所述切口进行打磨和调整,保证所述切口与所述新管道的轴线之间的的垂直度和所述切口倾斜度符合预设要求;S33、对所述新管道进行弯管,使得所述新管道的弯曲半径符合预设要求。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包括步骤:S51、制作分配器,按照液压原理图,将所述分配器与油冲洗装置和供回油总管相连组成循环冲洗回路;S52、按所述油冲洗装置的输出流量及管径的大小,将所述循环冲洗回路分成若干个油冲洗回路,同时在主干管路上并联设置两套过滤器,用于在滤芯清洗和更换时进行切换;S53、对所述新管道进行油冲洗。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3之后还包括步骤:油冲洗结束后,将临时连接管拆除,对液压管道系统进行恢复,并将敞开的管口进行包裹密封。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和S6之间还包括步骤:将油冲洗后的液压管道装回所述液压系统,进行系统试压;试压时,先做低压循环并排净空气;然后逐级升高试压压力,即每经过稳压时间的稳压后增加一级试压压力直至升至预设试压压力,持续预设时间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还包括步骤:按照施工工艺、先里后外、先上后下的顺序对所述新管道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对需要焊接的部分在焊接后进行探伤检查;探伤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安装。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之后还包括步骤:所述液压管道完成后,根据编号和标识恢复其他介质管道以及管道支架和管夹;同时对需要分段焊接恢复的部分在焊接后进行探伤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8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