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种群密度计数装置及其计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8633.8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9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武海斌;范昆;宫庆涛;孙瑞红;王中堂;董放;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M11/00 | 分类号: | G06M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病原 线虫 种群 密度 计数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种群密度计数装置,包括载玻板,载玻板的周围固定设置有围坝,在载玻板的背面设置有计数格,所述的计数格包括分割线,分割线为相互垂直交错的直线,将载玻板背面的整个平面划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大宫格。在计数时,先将线虫悬浮液能均匀分散在载玻板上,通过调查九宫格内中心位置上5个部位区域范围内的线虫数量或直接读取大宫格内的线虫数量,获得格内线虫的平均值。通过计算最终获得该载玻板上的线虫数量。该装置及其方法计数,其相对误差为1.56~5.0,达到了更准确的计数,显著低于人工计数的相对误差9.5~27.4。其计数时间比人工计数缩短了5~20倍。在提高计数准确度的同时,减少了计数时间,表现出更高的计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种群密度计数装置及其计数方法,属于植物保护学实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s)是一类专门寄生昆虫的线虫,其中第3龄期幼虫一般滞育不取食,是线虫生活史中具有侵染能力并可自由生活于寄主体外的唯一虫态,被称为侵染期幼虫(infective juveniles,IJS)。通过3龄感染期幼虫对害虫身体的自然开口或节间膜侵入的方式进入寄主体内,并释放携带的共生细菌,使其在害虫体内繁殖,产生毒素,最终导致害虫死亡。因EPNs具有寄主范围广泛,主动寻找寄主,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环境无副作用,能与许多农药、肥料混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多种农林地下害虫。
当前昆虫病原线虫的研究主要包括室内高致病力品系的筛选、繁殖方法、保存方法,田间应用杀虫范围以及致病机理等。这些研究依据线虫密度、线虫存活数量,另外,在田间应用线虫后,需要监测线虫在土壤中的数量,以便决定下一次应用的必要性、应用时间及用量。因此,进行线虫计数及密度检测是上述研究的基础。目前,昆虫病原线虫的计数过程仍然是在体视显微镜下,通过肉眼一条条计数,最后计算其线虫总条数。而线虫种类繁多、数量巨大,通过肉眼计数昆虫病原线虫方面,常存在重计、漏计的问题,造成很大的计数误差,难以精确反映实际线虫数目。且在线虫浓度大于500IJS/mL时,精确计数难度更大,给室内试验研究或田间应用带来较大困难,现有的线虫计数方式费时费力,计数不准确。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昆虫病原线虫的密度是试验研究和线虫应用及技术指导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昆虫病原线虫计数装置或方法,从而提高计数的准确度,减少计数时间,减轻长时间人工计数对眼睛的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种群密度计数装置及其计数方法。
发明概述:
通过本发明的昆虫病原线虫种群密度计数装置计数时,先将线虫悬浮液通过移液枪充分混合均匀,使线虫悬浮液均匀分散在计数装置上,通过计数装置上九宫格的中心格上线虫数量乘以九宫格数或直接读取大宫格内的线虫数量,获得大宫格内线虫数量;大宫格内线虫数量×载玻板上大宫格格数即得线虫数量,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应用在昆虫病原线虫室内高致病力品系的筛选、繁殖方法、保存方法,田间应用杀虫范围以及致病机理等所有研究中所出现的线虫计数工作中。适合于目前所记录的或未记录的所有线虫品系,包括斯氏线虫属和异小杆线虫属的所用线虫品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种群密度计数装置,包括载玻板,载玻板的周围固定设置有围坝,其特征在于:在载玻板的背面设置有计数格,所述的计数格包括分割线,分割线为相互垂直交错的直线,将载玻板背面的整个平面划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大宫格。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大宫格为正方形,大宫格边长为0.75mm~7.5mm。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当大宫格边长为3~7.5mm时,在载玻板中心位置的大宫格内设置有九宫格,九宫格的中心格内设置有颜色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8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