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抗蛴螬评价生物测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28600.3 申请日: 2017-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9845599B 公开(公告)日: 2021-05-25
发明(设计)人: 张帅;李克斌;尹姣;曹雅忠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20 分类号: A01G22/20;A01G9/02;A01K67/033;G01N33/48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姚自奇
地址: 100193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米 蛴螬 评价 生物 测定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抗蛴螬评价生物测定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内测定玉米材料对蛴螬的抗虫性,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地下害虫蛴螬对待测植物根系的危害情况,用以评价待测植物对于地下害虫的抗性,在测试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无损植株移除、移栽和试虫接种、结果检查等操作,突破了植物抗地下害虫室内生测的瓶颈,极大的提高了植物抗地下害虫评价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观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害虫生物测定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害虫是指整个生活史或生活史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危害植物地下部分(如根系、块根、地下茎、地下果实)、新播种子或近土表主茎的一类昆虫。地下害虫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可取食危害花生、大豆、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主要的地下害虫类群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其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由于其在土壤中隐蔽危害,给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当前免耕、秸秆还田耕作模式的广泛推广下,地下害虫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地下害虫的防治仍然以化学农药为主,给土壤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

筛选对地下害虫有自然抗性的作物品种,或经过遗传修饰(转基因技术)后对地下害虫有抗性的作物品系,是有效应对地下害虫的绿色防控方法之一。抗性作物品系筛选首先要进行室内生物测定,其过程包括:种植植物、评估植物生长状况、接种试虫、对试虫产生的危害进行定性和定量观察,对待测植物的地下害虫抗性进行分级(由于对具体地下害虫有抗性的材料尚不多,相关标准尚缺,因此本发明未涉及评价分级,仅涉及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操作方法)。对于转基因植物品系,在接种试虫前还需要筛选阳性转化株进行保留或移栽,移除阴性株。但由于地下害虫通常在土壤中潜伏,危害植物根部,传统的盆栽试验难以直观观察植物根系的生长状况和受地下害虫危害的程度,也难以在不损伤植物根系的情况下对植株进行移栽等操作,成为了地下害虫室内生物测定的瓶颈。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子科(Coleoptera:Scarabaeidae)昆虫幼虫的统称,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植食性蛴螬取食危害作物根系或地下果实,造成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双重下降。据统计,植物地下部分所受的危害80%以上是由蛴螬造成的。玉米是蛴螬的主要寄主之一,苗期受蛴螬危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免耕和秸秆还田的大面积应用的情况下,玉米田蛴螬发生日益严重。蛴螬有很多种类,常见的危害大田作物的优势种有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等,其中暗黑鳃金龟是玉米田最常见和多发的种类。

由于蛴螬在土壤中隐蔽危害,使用传统的药物防治方法不仅防治困难,还给环境带来很大污染。筛选对蛴螬有自然抗性的玉米品种或转基因品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玉米是根部受蛴螬危害,且由于植物根系类型的不同,被蛴螬危害后产生的症状也不同,因此玉米对蛴螬抗虫性的评价与成熟的玉米抗叶部害虫的评价指标和测定方法完全不同。

目前尚未有玉米和其他作物对蛴螬抗虫性鉴定的方法报道,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对蛴螬抗虫性的鉴定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玉米抗蛴螬评价生物测定方法,可无损、直观地观察植物根系生长状况和进行地下害虫测定工作,在测试过程中能随时进行无损植株移除和移栽操作,方便进行试虫接种和试验结果检查。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害虫生物测定的装置,包括底板、两个挡板和两组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端,两组所述侧板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底板和各个挡板的两侧;每组所述侧板均包括遮光板和观测板,各个所述遮光板分别平行的设置于观测板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8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