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纳米层级结构的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28390.8 | 申请日: | 2017-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冠楠;汤艳萍;冯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485;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纳米 层级 结构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为纳米层级结构,包括纳米硅基中心、导电金属中间层和碳包覆外层;在碳包覆外层与导电金属中间层两者之间设置有空腔层;所述导电金属中间层与纳米硅基中心的表面相接触;和/或;在导电金属中间层与纳米硅基中心两者之间部分设置有空腔层,所述导电金属中间层与纳米硅基中心的表面剩余部分相接触。本发明的空腔层结构,避免了因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引起的碳包覆外层的坍塌造成的电极的破坏,并维持SEI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得这种含空腔层的硅基‑金属‑碳多元异质型复合材料具有好的循环电性能,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活性组分更好。此外,本发明工艺简单,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硅基复合材料具有纳米层级结构,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
背景技术
在手机和电动汽车等应用场合,高比能锂离子电池需求迫切。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石墨类负极材料,但其实际容量低,且已接近理论比容量值(372mAh/g)。另外,石墨电极的嵌锂电位主要发生在0.02V~0.2Vvs.Li/Li
在众多负极材料中,硅基材料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理论比容量高(4200mAh/g)和安全性好(嵌/脱锂电位高于石墨:~0.4V vs.Li/Li
迄今为止,对硅材料的改性的方法主要是将硅材料纳米化,以及复合碳质基底等。比如,公开号为CN 10504787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存在于复合材料内部的且作为主要储锂活性物质的硅材料,以及具有一定的储锂容量的有机热解掺氮碳包覆外层。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硅的锂电性能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问题,硅材料在锂离子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收缩容易破坏碳包覆外层,从而破坏了整个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硅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电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基复合材料,为纳米层级结构,其从里到外依次包括:纳米硅基中心、导电金属中间层和碳包覆外层;
在碳包覆外层与导电金属中间层两者之间设置有空腔层;所述导电金属中间层与纳米硅基中心的表面相接触;
和/或;
在导电金属中间层与纳米硅基中心两者之间部分设置有空腔层,所述导电金属中间层与纳米硅基中心的表面剩余部分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8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程序推荐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