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8388.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钊;蒲文鹏;吴秀伟;阮燕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水务科技发展(南京)有限公司;光大海绵城市发展(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调蓄池 净化水 第一模块 雨水处理 滤池 雨水处理系统 处理区域 雨水花园 生态树 存储备用 顺次连接 雨水泵站 雨水管网 雨水流向 提升泵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雨水处理方法,该雨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种雨水处理系统,所述雨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蓄池、用于处理区域内雨水的第一模块和用于处理区域外雨水的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生态树池和雨水花园,所述生态树池和所述雨水花园均与所述调蓄池连接,所述第二模块包括沿雨水流向顺次连接的雨水管网、雨水泵站、滤池提升泵和滤池,所述滤池与所述调蓄池连接;收集汇水区内的雨水,将所述雨水分为区域内雨水和区域外雨水,将所述区域内雨水通入所述第一模块中进行处理,得区域内净化水,将所述区域外雨水通入所述第二模块中进行处理,得区域外净化水;将所述区域内净化水和所述区域外净化水通入所述调蓄池中进行存储备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的发展,我国点源污染情况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我国对雨水资源化认识的加深以及城市内涝问题的逐渐凸显,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应运而生。现在,雨水径流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针对雨水径流污染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在有用地条件的地方,对地块进行一定的改造,建设雨水花园、生态树池、调蓄池等设施,采用将下垫面改造成砾石层的方法,对降雨径流进行一定时间的储存和少量下渗,来减轻雨水径流带来的污染或内涝压力。
但是,雨水花园、生态树池、植草沟等属于原位性处理设施,其处理雨水径流能力有限,只能处理设施本区域的雨水,无法处理整个汇水区的雨水径流。对雨水径流导致的污染和内涝问题改善有限。调蓄池属于区域性处理设施,但它本身没有净化雨水的能力,在储存雨水的过程中,雨水携带的污染物会沉淀至调蓄池底部,使得调蓄池每次排完储存的雨水后都需要冲洗,造成能源和资源浪费。因此,没有形成完整的雨水综合处理利用工艺,现有的主流雨水处理技术,如雨水花园、生态树池和调蓄池等,主要功能都是运用空间调蓄缓解城市排涝压力,各设施之间没有协同,导致处理效能低下,距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综合措施,对雨水实现综合处理和利用的要求还有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雨水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雨水处理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雨水径流引起的污染和内涝,以致净化雨水径流效率低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雨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种雨水处理系统,所述雨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蓄池、用于处理区域内雨水的第一模块和用于处理区域外雨水的第二模块,包括调蓄池、用于处理区域内雨水的第一模块和用于处理区域外雨水的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生态树池和雨水花园,所述生态树池和所述雨水花园均与所述调蓄池连接,所述第二模块包括沿雨水流向顺次连接的雨水管网、雨水泵站、滤池提升泵和滤池,所述滤池与所述调蓄池连接;
收集汇水区内的雨水,将所述雨水分为区域内雨水和区域外雨水,将所述区域内雨水通入所述第一模块中进行处理,得区域内净化水,将所述区域外雨水通入所述第二模块中进行处理,得区域外净化水;
将所述区域内净化水和所述区域外净化水通入所述调蓄池中进行存储备用。
本发明提供的雨水处理方法,对雨水分类进行处理,对于一个汇水区内的降雨,将其区分为区域内雨水和区域外雨水,区域内雨水用第一模块(包括生态树池和雨水花园)进行处理,区域外雨水用第二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雨水管网、雨水泵站、滤池提升泵和滤池)进行处理,将雨水归类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引入了生活污水处理中用于强化处理的滤池技术,使系统的雨水处理能力提升。该雨水处理方法对雨水进行处理,使雨水达到绿化杂用的水质,综合运用海绵城市中理念中的“渗、滞、蓄、净、用、排”综合措施,将雨水变废为宝,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同时能极大程度地缓解汇水区的内涝问题;可适用于城区内雨水公园、较大面积的公共绿地,有一定用地条件的小区、学校等或其他有适合条件区域的雨水综合处理和利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水务科技发展(南京)有限公司;光大海绵城市发展(镇江)有限公司,未经光大水务科技发展(南京)有限公司;光大海绵城市发展(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8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段式多功能蓄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用伴液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