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采油树帽送入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7539.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叶天源;石静;龚光辉;杜振伟;张高翔;黄荣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4 | 分类号: | E21B23/04;E21B33/035 |
代理公司: | 50212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冷奇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采油 送入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采油树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本体,工具本体整体的外形为圆柱形结构,工具本体高度方向的顶部为用于与钻杆相连的连接部;还包括驱动连接机构和连接分离机构;工具本体高度方向的中部套装有驱动连接机构,驱动连接机构用于驱动水下采油树帽的促动环,使得水下采油树帽与水下卧式采油树锁紧相连;驱动连接机构包括驱动活塞、活塞驱动结构和驱动前临时限位结构;工具本体高度方向的底部套装有连接分离机构,连接分离机构用于与水下采油树帽锁紧相连或分离;连接分离机构包括下挡环、锁紧环、驱动环和驱动环驱动结构。本发明的水下采油树帽送入工具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的优点,适合在本领域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卧式采油树安装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用内置采油树帽的送入工具。
背景技术
水下采油树帽是水下卧式采油树本体内装配的关键部件,水下采油树帽是用于在油管悬挂器上方为井筒和外部环境提供密封的屏障。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3822239U的专利即公开了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用内置采油树帽”,该“水下卧式采油树用内置采油树帽”(参见本说明书附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采油树本体00内油管挂01之上、防渣帽之下的采油树帽本体7,采油树帽本体7的中部外侧固定置有一凸出于采油树帽本体7外侧表面的载荷环6,该载荷环6上端置有一开口的锁紧环5,采油树帽本体7的上部外侧套设一d1,该促动环1的下端能够插入采油树帽本体7与锁紧环5之间,该促动环1的环壁上至少置有一条轴向的导向槽11,承载销通过该导向槽与采油树帽本体固定连接,且该承载销能够在导向槽中作上下位移,促动环壁上还置有弹性定位销,采油树帽本体外壁置有能够落入弹性定位销的锁孔。
但是,在海洋石油开采中,水下环境与工况的复杂多变,给水下采油树帽的安装与维护带来诸多不便。水下采油树帽需要钻杆进行下放安装,并在下放安装过程中通过液压驱动或机械手操控来实现动作功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种工具共同配合来实现连接与安装,致使安装具有难度较大,耗时长,成本高、不可控性因素较多等特点。并且,现有的水下采油树帽送入工具由于技术不成熟,结构不合理,不能够满足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安装快速的安装需求。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的水下采油树帽送入工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的水下采油树帽送入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水下采油树帽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本体,所述工具本体整体的外形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工具本体高度方向的顶部为用于与钻杆相连的连接部;
还包括驱动连接机构和连接分离机构;
所述工具本体高度方向的中部套装有所述驱动连接机构,所述驱动连接机构用于驱动水下采油树帽的促动环,使得水下采油树帽与水下卧式采油树锁紧相连;所述驱动连接机构包括驱动活塞、活塞驱动结构和驱动前临时限位结构,所述驱动活塞的内侧面与工具本体的外侧面之间为滑动配合相连,所述驱动活塞在自身驱动行程的最高位时通过所述驱动前临时限位结构与工具本体固定相连,所述活塞驱动结构用于向驱动活塞施力并破坏驱动前临时限位结构来使得驱动活塞下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7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柱
- 下一篇:一种电芯极片及锂离子电池电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