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翻译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7108.4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0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子秋;张杰;孙培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8 | 分类号: | G06F17/28;G06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边框 麦克风 麦克风组件 翻译机 出声孔 容置腔 拾音孔 按键 设置切换 语音翻译 灵敏度 同一端 指向性 轮循 拾音 对准 翻译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译机,包括外壳、麦克风组件、扬声器、切换按键,外壳包括底部和边框,底部和边框构成一容置腔,边框中相邻两个边框中的一个边框设置切换按键,另一个边框设置有麦克风组件的第一拾音孔和扬声器的第一出声孔;麦克风组件和扬声器位于容置腔,且朝向具有第一拾音孔和第一出声孔的边框设置,麦克风组件包括两个麦克风,扬声器位于两个麦克风之间。由于两个麦克风和扬声器位于翻译机的同一端,且翻译时麦克风和扬声器是轮循工作,扬声器和麦克风不会相互影响,同时设置两个麦克风,使得拾音的指向性增强、灵敏度高,能够提高语音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可以方便地将扬声器和麦克风对准交谈的双方,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译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与外国在商业、生活上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在人们外语能力不全面的情况下,翻译机在商业和生活的面对面交谈中变得至关重要。
翻译机可以用于对书面文本进行翻译,还可以用于语音翻译,例如面对面的交谈时的语音翻译。现有技术中,翻译机为了方便语音的采集,以及翻译之后的语音播放,麦克风和扬声器通常设置在翻译机的两端,例如,麦克风设置在翻译机的底端,扬声器设置在翻译机的顶端,需要进行翻译时,首先需要将翻译机底端对准翻译机持有者,以采集需要翻译的语音,当要播放翻译之后的语音时,翻译机持有者需要翻转翻译机,使得翻译机顶端的扬声器对准翻译机持有者,才能获得良好的播放效果,又或者,当需要对翻译机持有者之外的第二者的语音进行翻译时,由于麦克风位于翻译机的底端,麦克风对准的是翻译机持有者,使得麦克风对第二者的语音的拾音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可见现有翻译机的麦克风和扬声器的布置,造成了语音采集和播放的指向性不足,影响了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操作体验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翻译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译机,包括外壳、麦克风组件、扬声器、切换按键,
所述外壳包括底部和边框,所述底部和边框构成一容置腔,所述边框中相邻两个边框中的一个边框设置所述切换按键,所述相邻两个边框中的另一个边框设置有所述麦克风组件的第一拾音孔和扬声器的第一出声孔;
所述麦克风组件和扬声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且朝向具有所述第一拾音孔和第一出声孔的边框设置,其中,所述麦克风组件包括两个麦克风,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两个麦克风之间。
可选地,所述两个麦克风为电子麦克风。
可选地,所述两个麦克风的中心距离至少为25毫米。
可选地,所述翻译机还包括显示模组、主板、装饰件、显示模组支架和中框;
所述中框、主板、显示模组支架和显示模组依次层叠于所述外壳的容置腔中;
所述装饰件位于所述外壳设置有切换按键和第一拾音孔的所述相邻两个边框上;
所述两个麦克风和扬声器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且位于所述中框上朝向所述第一拾音孔设置。
可选地,所述麦克风组件还包括两个麦克风外壳、柔性电路板以及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麦克风连接,所述两个麦克风分别位于所述两个麦克风外壳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两个麦克风连接的一端分别与一个麦克风外壳固定连接,以将所述两个麦克风分别密封于所述两个麦克风外壳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两个麦克风外壳粘合的一面设置有第二拾音孔。
可选地,所述中框设置有麦克风容置腔和麦克风支架,所述麦克风容置腔朝向所述外壳上的第一拾音孔设置,所述麦克风容置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麦克风支架包括设置有第三拾音孔的底部和侧边,所述侧边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71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