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废气涡轮增压器改进的涡轮发电机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5775.9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波;黄毅鹏;杨南杰;谭晓亮;杨际福;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H02K7/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废气 涡轮 增压 改进 发电机 试验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废气涡轮增压器改进的涡轮发电机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废气涡轮增压器,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排气管上设置有与蓄电池相连接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串联在废气涡轮增压器排气管上的动力涡轮,所述动力涡轮的涡轮端叶轮经连接机构与设置于发电机固定基座上的发电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气连接。该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将涡轮增压器产生的能量通过电机回收,同时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废气涡轮增压器改进的涡轮发电机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尾气排放传动,增加吸气量以达到比自然吸气更高效率的运用之中,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但是现有的涡轮增压器普遍不适用于重型机车及一些电损耗较大的发动机为主要动力交通工具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废气涡轮增压器改进的涡轮发电机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将涡轮增压器产生的能量通过电机回收,同时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基于废气涡轮增压器改进的涡轮发电机试验装置,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废气涡轮增压器,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排气管上设置有与蓄电池相连接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串联在废气涡轮增压器排气管上的动力涡轮,所述动力涡轮的涡轮端叶轮经连接机构与设置于发电机固定基座上的发电机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涡轮端叶轮上的涡轮轴,所述涡轮轴上安装有中间体,涡轮轴上位于中间体的外侧设置有光滑部和位于涡轮轴端部的外螺纹,所述光滑部上套置有与中间体相抵接的平衡块,所述外螺纹上螺接有用于锁定平衡块的锁紧螺母,外螺纹的端头上还螺接有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母经联轴器与发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母内靠近平衡块的一侧设置有套置于涡轮轴光滑部上的光滑内孔,所述光滑内孔上连接有与涡轮轴外螺纹相螺接的第一内螺纹,所述传动螺母内靠近锁紧螺母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涡轮轴端头相螺接的第二内螺纹,传动螺母的另一端与联轴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块内用于套置在光滑部上的轴孔长度与光滑内孔的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连接光滑部的长度,所述光滑内孔的直径大于外螺纹的直径,所述传动螺母内还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相连接并用于与设置在涡轮轴端头上的光滑端部过盈配合的光滑沉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基座包括两侧部分别间隔设置有螺栓孔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涡轮轴由一端伸入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内腔设置有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内设置有用于锁紧固定中间体的锁紧卡箍,所述套管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及观察平衡块、锁紧螺母、传动螺母及联轴器的缺口,所述发电机上具有输入轴的一端由套管的另一端穿入套管内并经锁定机构与固定基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套管的另一端并沿周向间隔设置的三个径向螺纹孔,所述径向螺纹孔内螺接有用于锁定发电机的锁定螺栓,所述缺口上设置有可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经中冷器与废气涡轮增压器相连接,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进气管上设置有过滤器,位于中冷器与废气涡轮增压器之间的管路和废气涡轮增压器与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并联有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与高速电机相连接的压气机,位于压气机与中冷器中间设置有压力阀。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油门位置传感器和曲轴转速传感器,所述旁通管路上位于中冷器与压力阀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油门位置传感器和曲轴转速传感器与电控单元电气连接,所述电控单元控制压力阀;所述蓄电池经逆变器与高速电机的变频器相连接,所述高速电机设置有与电控单元相连接的转速传感器,所述电控单元与变频器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5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震动铃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扁皮筋弹弓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