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耐磨卷筒用抗拉移动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5453.4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2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邹强;沈志海;沈志荣;甘叶凡;丁同保;杭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海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8;H0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寇俊波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耐磨 卷筒 用抗拉 移动 电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耐磨卷筒用抗拉移动电缆,包括电缆芯,所述的电缆芯为多股无氧镀锡铜丝导体绞合而成,所述的电缆包括中心电缆组、分布在中心电缆组外部的若干个环绕电缆组,所述的中心电缆组包括挤包在无氧镀锡铜丝导体外部的三元乙丙胶绝缘层、挤包在三元乙丙胶绝缘层外部的丁腈挤压外护套;所述的环绕电缆组由无氧镀锡铜丝导体、三元乙丙胶绝缘层组成,所述的若干个环绕电缆组和三元乙丙胶绝缘层的外部均绕包有成缆绕包带,所述的若干个环绕电缆组上的成缆绕包带的外部挤包有氯化聚乙烯外护套,所述的三元乙丙胶绝缘层与成缆绕包带之间设置有数条用于填充的填充条,氯化聚乙烯作为外护套,低烟环保,耐磨抗拉,提高电缆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型耐磨卷筒用抗拉移动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的电缆电线的绝缘或护套的材料主要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材料,而用传统的聚氯乙烯、聚乙烯工艺生产的电缆电线短路时易发生火灾,燃烧时产生的烟密度大,而且聚氯乙烯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卤素气体,在美国、日本类发达国家已被淘汰。
常规的电线电缆是相当严重的污染源,其在制造、使用及废弃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铅、卤类公害,近年来,欧洲、美国及日本对与电线有关的公害十分重视,不仅对电缆制造过程的排放物进行严格的限制,而且对报废电缆的处理实施了全面的监控,迫使电缆厂商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取代传统材料,但在环保的同时要注重耐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环保型耐磨卷筒用抗拉移动电缆。
一种环保型耐磨卷筒用抗拉移动电缆,包括电缆芯,所述的电缆芯为多股无氧镀锡铜丝导体绞合而成,所述的电缆包括中心电缆组、分布在中心电缆组外部并呈圆周状分布的若干个环绕电缆组,所述的中心电缆组包括挤包在无氧镀锡铜丝导体外部的三元乙丙胶绝缘层、挤包在三元乙丙胶绝缘层外部的丁腈挤压外护套;所述的环绕电缆组由无氧镀锡铜丝导体、三元乙丙胶绝缘层组成,所述的若干个环绕电缆组和三元乙丙胶绝缘层的外部均绕包有成缆绕包带,所述的若干个环绕电缆组上的成缆绕包带的外部挤包有氯化聚乙烯外护套,所述的三元乙丙胶绝缘层与成缆绕包带之间设置有数条用于填充的填充条。
所述的氯化聚乙烯外护套的外径为53.0毫米。
所述的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电缆外径的10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缆芯使用无氧镀锡铜丝作为导体,与作为绝缘层的三元乙丙胶配合,提高电缆的抗拉力;采用氯化聚乙烯作为外护套,低烟环保,耐磨抗拉,可提高电缆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型耐磨卷筒用抗拉移动电缆,包括电缆芯,所述的电缆芯为多股无氧镀锡铜丝导体1绞合而成,所述的电缆包括中心电缆组、分布在中心电缆组外部并呈圆周状分布的若干个环绕电缆组,所述的中心电缆组包括挤包在无氧镀锡铜丝导体1外部的三元乙丙胶绝缘层2、挤包在三元乙丙胶绝缘层2外部的丁腈挤压外护套3;所述的环绕电缆组由无氧镀锡铜丝导体1、三元乙丙胶绝缘层2组成,所述的若干个环绕电缆组和三元乙丙胶绝缘层2的外部均绕包有成缆绕包带4,所述的若干个环绕电缆组上的成缆绕包带4的外部挤包有氯化聚乙烯外护套5,所述的三元乙丙胶绝缘层2与成缆绕包带4之间设置有数条用于填充的填充条6。
所述的氯化聚乙烯外护套5的外径为53.0毫米。
所述的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大于等于电缆外径的10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海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海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5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