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部件以及拍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4062.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2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彻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H01R13/6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张谟煜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部件 拍摄装置 后壳体 螺纹部 外部连接连接器 壳体一体化 连接器部 螺纹接合 屏蔽部件 保持壁 螺纹孔 紧固 壳部 连结 一体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使连接器部与壳体一体化的电子部件和具备该电子部件的拍摄装置。屏蔽部件具有螺纹部,通过螺纹接合来使螺纹部与构成后壳体的壳部的保持壁的螺纹孔紧固连结。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使外部连接连接器与后壳体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部件,尤其涉及车载用相机等拍摄装置用的电子部件和具备该电子部件的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车辆的行车记录仪(英文:Drive Recorder)和/或车辆后方的视觉辨认度的提高,而使用了车载用的拍摄装置。该拍摄装置具备安装了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拍摄元件的基板、连接器(英文:Connector)等拍摄部件,拍摄元件生成的拍摄信号(电信号)通过连接于拍摄装置的线束(英文:harness)向外部设备输出。
作为用于连接所述线束的外部设备连接部的一例,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有一种电子设备用连接器,该电子设备用连接器具备:树脂制且为筒状的连接器壳体;金属制且为筒状的外部导体,其保持于连接器壳体的内侧;筒状的电介质,其保持于外部导体的内侧;以及销状的内部导体,其沿着电介质的筒轴方向插通于电介质。据此,能够使配置于电介质的外侧的外部导体作为对成为拍摄信号的传输路径的内部导体进行保护的电磁波屏蔽件而发挥功能,尤其是具有适于拍摄信号的高速传输的这一特征。另一方面,在拍摄装置中,伴随信号处理的高度化,内置的电子部件的发热对策成为课题。即,关于前述的电子设备用连接器,由于收纳外部导体、电介质以及内部导体的连接器壳体为树脂制,因此难以将因电子部件发热而闷在拍摄装置的内部的热有效地向连接器壳体的外部散出。
作为这样的拍摄装置的发热对策有效的一个方法是使连接器壳体为导热性好的铝等的金属制,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备金属制的壳体的拍摄装置。因此,认为,将前述的专利文献1的在电磁波屏蔽方面有效的电子设备用连接器组合于专利文献2的在散热性方面有效的金属制的壳体的情形,可能会成为作为兼具两方的优点的拍摄装置的优选方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70526号公报、图3、电子设备用连接器3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3244、图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并非仅将专利文献1的电子设备用连接器组合于专利文献2的金属制的壳体即可。即,作为该制造方法,可以考虑,例如通过压铸制法来制造专利文献2的金属制的壳体,此时将专利文献1的使外部导体、电介质以及内部导体成为了一体的一个部件而得到的组装入用的连接器部件嵌入(英文:insert)于该壳体。然而,其中存在模具构造复杂且成本高、连接器部件因进行嵌入而难以制造的这一问题。
本发明是以以上那样的现有技术为背景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使连接器部与壳体一体化的电子部件。另外,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那样的电子部件的拍摄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构成来实现。
本发明是一种电子部件,其具备收纳拍摄部件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拍摄部件与外部设备导通连接的外部设备连接部,所述外部设备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外部设备导通连接的内部导体、和收纳所述内部导体的筒状的外部导体,所述电子部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导体的外周面设置螺纹部,在所述壳体设置供所述螺纹部螺纹接合而对所述外部导体进行保持的螺纹孔。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外部导体的螺纹部螺纹接合于壳体的螺纹孔,从而能够将外部导体保持于壳体,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外部设备连接部与壳体一体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4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