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的充气式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3563.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沈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隆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2 | 分类号: | B60N2/6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充气式 汽车座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的充气式汽车座椅,包括坐垫和靠垫,所述坐垫包括气囊层和设置在气囊层下方的海绵层,所述气囊层包括多圈环形设置的气囊以及设置在气囊之间的连接带,所述各气囊分别设置有一压强传感器,所述各气囊的外侧底部并排设置有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下侧海绵层内设置有与进气口相通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内部上方设置有带有一通孔的弹性封盖,所述通孔下方两侧分别通过一推板固定连接有一弹簧,所述两弹簧相离的两端分别与进气腔的内壁相连,所述外侧弹簧的中间设置有一固定在进气腔内壁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两推板固定连接。本发明透气性良好,不易变形,形状可调,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的充气式汽车座椅,适用汽车座椅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已被社会各群体广泛的接受和使用,在对生活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舒适度和实用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现在市面上使用的汽车座椅大都为海绵填充座椅,这种座椅具有美观适用的优点,同时也具有透气性差、长期使用易变形、弹性变差,并且座椅的坐垫的形状固定,对于不同体型的人来说,适用范围小,实用性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的充气式汽车座椅,透气性良好,不易变形,形状可调,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的充气式汽车座椅,包括坐垫和靠垫,所述坐垫包括气囊层和设置在气囊层下方的海绵层,所述气囊层包括多圈环形设置的气囊以及设置在气囊之间的连接带,所述各气囊内分别设置有一压强传感器,所述各气囊的外侧底部并排设置有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下侧的海绵层内设置有与进气口相通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内部上方设置有带有一通孔的弹性封盖,所述通孔下方两侧分别通过一推板固定连接有一弹簧,所述两弹簧相离的两端分别与进气腔的内壁相连,所述外侧弹簧的中间设置有一固定在进气腔内壁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两推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为纯棉材质,并且连接带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所述推板包括位于通孔内侧的内推板和位于通孔外侧的外推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穿过外推板且分别与外推板和内推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推板上设置有多个气孔。
进一步,所述通孔内侧的弹簧为内弹簧,其里端固定连接在进气腔里端的内壁上,外端通过内推板固定连接在弹性封盖上;所述通孔外侧的弹簧为外弹簧,其外端固定连接在进气腔外端的内壁上,里端通过外推板固定连接在弹性封盖上;所述气缸的底座固定在进气腔的外侧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气缸上方的进气腔外端连接有进气管。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的底部进入进气腔内,且进气口的两侧设置有中心带有嵌槽的半圆形延伸部,所述嵌槽的开口朝上,所述弹性封盖的两侧嵌入嵌槽对进气口进行密封并且通过嵌槽进行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坐垫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在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的滑条以及与滑条匹配固定设置在车上的滑槽。
进一步,所述靠垫与坐垫为转动连接,所述靠垫的上方设在有头枕。
进一步,所述气囊层的外侧设置有一圈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和海绵层均为记忆海绵。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设置有气囊,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气囊的大小,并且能够防止坐垫产生变形,由于气囊之间设置有纯棉材质的连接带,可以提高坐垫的吸水性,并且连接带上设置有透气孔,可以提高坐垫的透气性,并且由于海绵层与固定层采用的是记忆海绵层,可以进一步防止坐垫的变形,由于利用气缸移动推杆,带动弹簧的伸缩,从而实现各个气囊的充放气,操作简单方便,另外通过设置在气囊内的气压,可以及时对气囊进行补充气体,并且能够防止气囊气压过大产生气囊损坏的情况,延长坐垫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隆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隆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3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