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流量自平衡功能的出水流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2252.9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6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高慧;刘超;成立;王涛;周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27 | 分类号: | F16L55/027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流量 平衡 功能 水流 | ||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具有流量自平衡功能的出水流道,包括出水流道中隔墩两部分,中隔墩设置于出水流道的进口,所述中隔墩上设有若干排列整齐的自流孔;所述中隔墩的长度为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的1.5‑2倍,厚度为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的0.12‑0.2倍,高度与出水流道的高度相等;所述中隔墩的起始位置在出水流道的进口面,中隔墩的轴线与出水流道的轴线平行;所述中隔墩的顶部、底部与出水流道的内壁面固结,接触面无凸起;所述自流孔的直径为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的0.1倍,相邻自流孔的净距为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的0.2倍,自流孔的长度与中隔墩的厚度相等。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本发明,达到提高出水流道的水力效率的目的,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具有流量自平衡功能的出水流道,可改善低扬程泵站出水流道出水偏流的情况,提高出水流道出口面的速度分布均匀度,并进一步回收导叶体出口剩余环量,恢复压能降低动能,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泵装置由进水流道、叶轮、导叶体及出水流道四部分组成,水流经叶轮旋转做功后具有很大的周向速度,虽经导叶体回收大部分周向动能后,水流仍具有一定的周向速度,导致水流以螺旋状进入出水流道,从而导致出水流道内部出现偏流情况,尤其对于具有隔墩的出水流道,其隔墩两侧的流量分配不均,出流的平均速度差异明显,从而影响出水流道断流设备的使用安全性,降低了出水流道的水力效率,增加了泵站的能耗,为解决上述问题,针对出水流道入流的水力条件,设计了一种具有流量自平衡功能的出水流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流量自平衡功能的出水流道,通过在出水流道适当位置增设具有自流孔的中隔墩,以改善出水流道的出流条件,达到提高出水流道出口面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的目的,增加出水流道出口断流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进一步增加出水流道的压能,提高出水流道的水力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流量自平衡功能的出水流道,其特征是:包括出水流道中隔墩两部分,中隔墩设置于出水流道的进口,所述中隔墩上设有若干排列整齐的自流孔;
所述中隔墩的长度为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的1.5-2倍,厚度为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的0.12-0.2倍,高度与出水流道的高度相等;所述中隔墩的起始位置在出水流道的进口面,中隔墩的轴线与出水流道的轴线平行;所述中隔墩的顶部、底部与出水流道的内壁面固结,接触面无凸起;
所述自流孔的直径为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的0.1倍,相邻自流孔的净距为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的0.2倍,自流孔的长度与中隔墩的厚度相等。
所述出水流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制作或采用金属结构预制。
所述出水流道、中隔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或金属结构预制。
所述中隔墩上设有9-12个自流孔,自流孔成数列数行对称布置于中隔墩上。
所述自流孔采用PVC管或金属管预埋于中隔墩中。
所述中隔墩两端采用水滴形等适应水流的曲线形式。
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本发明,本发明专利包括出水流道、具有自流孔的中隔墩两部分。出水流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制作或采用金属结构预制。中隔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或金属结构预制,中隔墩的长度为1.5-2.0倍的出水流道进口直径,中隔墩的厚度为0.12-0.2倍的出水流道进口直径,中隔墩的高度与出水流道的高度相等,中隔墩的起始位置在出水流道的进口面,中隔墩的轴线与出水流道的轴线平行,中隔墩的两端采用水滴形等适应水流的曲线形式。中隔墩与出水流道的内壁面固结,接触面无凸起。中隔墩设置有排列整齐的9-12个自流孔,自流孔的直径为0.1倍的出水流道进口直径,相邻自流孔的净距为0.2倍的出水流道进口直径,自流孔成数列数行对称布置。自流孔穿过中隔墩两侧表面,自流孔可采用PVC管预先设置于中隔墩中或浇筑中隔墩时预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22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