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1929.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东;刘振涛;于秀英;杨晶;闫卫荣;单书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40;A01G18/50;A0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400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仙菇 杂交育种 方法 | ||
1.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白玉菇菌株与灰蟹菇菌株分别培养得到对应的适龄菌丝;
(2)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适龄菌丝分别进行溶壁酶酶解处理,得到原生质体,纯化,加入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液,封口培养;
(3)挑取再生原生质体的尖端菌丝进行培养,并在无菌条件下筛选单核再生菌株,然后将白玉菇单核菌株与灰蟹菇单核菌株配对杂交,接种培养,纯化,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培养方法为:先接种至试管斜面PDA培养基,25℃恒温培养10天,然后转接到平板PDA培养基,25℃恒温培养5~7天,再转接到250mL三角瓶液体加富培养基中,25℃恒温摇床上震荡培养4天,最后用无菌枪头吸取5mL新鲜幼嫩培养液到另一个250mL三角瓶液体加富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4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溶壁酶酶解处理的具体方法是:无菌条件下,将适龄菌丝倒入离心管中,离心处理,洗涤;用无菌滤纸吸干菌丝水分,然后取菌丝置于另一离心管中,加入溶壁酶溶液,30℃水浴,脱壁2.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纯化方法是:原生质体离心,除去上清酶液,再次离心,稳渗剂溶液洗涤,第三次离心去除稳渗剂与酶液,采用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液洗涤,吸除上清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液 5mL,颠倒数次后混匀,静置1小时,待菌丝沉淀后,取上清液到离心管中,加入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液 5mL,稀释后镜检,当原生质体的含量调整至每个低倍镜视野下只有1~2个原生质体的浓度时,吸取100μL的原生质体悬浮液涂布于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平板中,封口膜封口后,25℃恒温培养8~12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仙菇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方法如下:
(31)观察原生质体再生的萌发情况,当出现芒状再生菌落的时候,挑取再生原生质体的尖端菌丝至试管斜面PDA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32)在无菌条件下,吸取5~10μL的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于载玻片上,挑取步骤(31)中培养好的菌丝置于所述染色液中,盖上盖玻片,染色1分钟,橡胶塞压平,制片在显微镜下镜检,以是否存在锁状联合为单核再生菌株的筛选标准;
(33)无菌条件下,将白玉菇单核菌株与灰蟹菇单核菌株配对杂交,挑取其单核菌株菌块接种到试管斜面PDA培养基上,两菌块间间隔距离为1cm,25℃恒温培养;
(34)当两菌丝交联在一起时,挑取交联的菌丝于载玻片的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中,盖上盖玻片,染色1分钟,橡胶塞压平,在显微镜视野下镜检,以是否存在锁状联合为判断标准;若发现有锁状联合的菌株,挑取交联菌丝转接到试管斜面PDA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即得纯化的杂交菌株;
(35)杂交菌株验证:进行拮抗反应实验和出菇试验验证杂交种与亲本菌株的形状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蓬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19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慈姑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硒含量的富硒香菇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