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苎麻工序中固定麻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1352.X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3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祝;别晓东;冯友军;李厚华;李文成;廖光辉;杨继前;王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04 | 分类号: | D06B23/04;D01C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小金;王正楠 |
地址: | 635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苎麻 工序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苎麻脱胶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苎麻工序中固定麻条的装置。本发明旨在解决脱胶过程需人工将麻条固定在脱胶装置上,固定过程必须使脱胶工作停止,等待麻条固定,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附麻带、主动传送装置和被动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传送装置包括齿轮,齿轮外包覆有履带,履带与齿轮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与齿轮配合的齿牙,履带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麻条的卡槽,所述被动传送装置在主动传送装置的两个并列齿轮之间同轴设置,包括被动轮和包覆在被动轮外的附麻带。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苎麻工序中固定麻条的装置,能够连续向脱胶装置中输送麻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苎麻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苎麻工序中固定麻条的装置。
背景技术
麻类作物韧皮中除含有纤维素外,还含有一些杂质,包括果胶物质半纤维素等成分。这些胶质包围在纤维的外表,将纤维胶结在一起形成较硬的片状麻束。这样的麻束是不能直接用来纺纱的。因此,在纺纱的加工之前必须对原麻施以脱胶处理。
原麻脱胶可分为微生物脱胶、化学脱胶、生物酶脱胶、生物酶——化学联合脱胶。
微生物脱胶是利用某种脱胶细菌施加在原麻上,以原麻上的胶质为营养源,脱胶菌在原麻上大量繁殖,并可分泌出一种酶的物质来分解胶质。使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果胶及半纤维素等分解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而溶于水中。此种方法脱胶去除率低,未能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我国从80年代起开始研究生物酶脱胶,现已取得一定进展。该项技术的关键是筛选高活力的酶。单一酶脱胶,残胶率仍比较高。约在15%左右,需要用化学法加以弥补。
目前绝大部分苎麻厂仍采用化学脱胶工艺。化学脱胶是根据原麻中纤维素和胶质成分化学性质的差异,以化学处理为主去除胶质的脱胶方法。纤维素和胶质对烧碱作用的稳定性差异最大。因此,苎麻化学脱胶只能以碱液煮炼为主的方法进行。其他化学药剂的处理,如酸和氧化剂的处理,以及机械物理方法的处理等,是获得优良质量的精干麻的辅助手段,化学脱胶可以去除原麻中绝大部分胶质,达到全脱胶的要求。所以,目前国内外工业脱胶基本上采用化学脱胶的方法。
但化学脱胶工艺存在看许多问题,例如对原料的大量需求,污染物排放量大,处理后的纤维伴有化学色素的积累等缺点,因此诞生了生物脱胶的工艺方法,能够良好的改善化学脱胶工艺的一系列缺陷,然而,现有技术中,无论采用哪种工艺,脱胶过程都需人工将原麻固定在脱胶装置上,固定过程必须使脱胶工作停止,等待原麻固定,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提出一种用于苎麻工序中固定麻条的装置,能够连续向脱胶装置中输送麻条。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苎麻工序中固定麻条的装置,包括附麻带、主动传送装置和被动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传送装置包括齿轮,齿轮外包覆有履带,履带与齿轮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与齿轮配合的齿牙,履带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麻条的卡槽,所述被动传送装置在主动传送装置的两个并列齿轮之间同轴设置,包括被动轮和包覆在被动轮外的附麻带,所述附麻带还包括基带和夹片,所述基带与夹片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夹片靠近基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麻条脱落的凸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电机带动齿轮,与齿轮配合的履带会随着齿轮一起转动,将麻条置于移动的卡槽内,当麻条接触到被动传送装置时,会直接卡入基带与夹片之间的空隙,同时带动被动轮转动,被动轮的转动可以带动包覆在外的附麻带一起转动,完成麻条的置换,附麻带在进出导管时夹片压紧基带,将麻条固定在夹片与基带间的空隙避免脱落,能够更便于麻条在脱胶罐内进行脱胶。
还包括罐体、主轴、支撑杆、导管和端孔,所述主轴一侧设置有用于使附麻带通过的导管,所述罐体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导管穿过的端孔,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与附麻带配合的螺旋式的凹槽,所述附麻带顺着凹槽缠绕于支撑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1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纤维提取工艺
- 下一篇:芽孢杆菌发酵法对柞蚕茧的脱胶解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