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井管汇储液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1100.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8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邓鲁宁;张康卫;马生林;李建中;纪要波;崔臣滨;白尘;姜艳;崔晓艳;段国东;杨飞;李海霞;孙广龙;王群星;孙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井管汇储液罐 | ||
本发明涉及石油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井管汇储液罐。所述压井管汇储液罐包括:第一阀组、第二阀组、第三阀组、第一出液管线、第二出液管线、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进液管线和罐体,利用吊车将压井管汇储液罐放置在井场,操作人员将进液管线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与井口采油树连通,通过第一阀组控制流体流入或流出进液管线,第二阀组控制流体流入或流出第一出液管线,第三阀组控制流体流入或流出第二出液管线,利用对第一阀组、第二阀组和第三阀组的操作取代了对井控管汇的拆装,实现不同工序的修井作业,缩短了施工的准备时间,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拆装管汇过程中修井液或油污落地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井管汇储液罐。
背景技术
在油田压井过程中,修井是石油钻井以及后续油井维护的一种作业,通过采取维护和保养措施以确保油井能顺利使用。为了确保修井作业的正常进行,减少井喷事故,预防作业风险,修井设备都配备有井控装置:井控管汇和储液罐,其中,井控管汇是保障修井安全作业的控制装置,储液罐是修井作业过程中修井液的存放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井控管汇和储液罐一般分开设置,井控管汇设置在井场的地面上,井控管汇包括管线和设置在管线上的管线阀组,管线可与井口采油树上的阀门连通,管线阀组可以控制液体的流入流出,而储液罐目前现场主要使用的是15m3和25m3两种罐体,通过吊车吊装到井场,储液罐上设置有储液罐阀组,储液罐阀组与井控管汇中的管线连通,储液罐阀组可以控制液体流入流出储液罐。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在修井作业时按照不同的操作工序需要对井控管汇进行拆装,特别是在注水泥塞、堵层、找漏、正反冲砂等复杂工序中,由于油管和套管需要分别进行作业,而井控管汇中的管线的一端连接井口采油树的油管接口或套管接口,另一端连接储液罐,且连通油管和套管时所使用的管线长度不同,在作业过程中,就需要对井控管汇进行多次拆装,施工人员的操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在更换过程中,易出现污水落地,造成环境污染,某些工序需要在井内憋压下拆装,增大了井口作业人员的操作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井管汇储液罐,避免了井控管汇的多次拆装,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压井管汇储液罐,所述压井管汇储液罐包括:第一阀组、第二阀组、第三阀组、第一出液管线、第二出液管线、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进液管线和罐体,其中,
所述第一阀组设置在所述进液管线上;
所述第二阀组设置所述第一出液管线上,所述第三阀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液管线上,所述第一出液管线和所述第二出液管线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部;
所述进液管线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适于与井口采油树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适于与所述第一出液管线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适于与所述第二出液管线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出液管线的另一端通入所述罐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组包括单流阀、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三闸阀、第四闸阀和第五闸阀,所述第一闸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三连接口之间,所述第二闸阀设置在所述单流阀和所述第一连接口之间,所述第三闸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单流阀之间,所述第四闸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之间,所述第五闸阀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之间,所述单流阀适于与水泥车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压井管汇储液罐还包括灌注仓,所述灌注仓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所述灌注仓适于通过第一软管线与所述第一出液管线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1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煤气自动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灌溉管路的监测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