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花除虫菊的矮化盆栽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20775.X 申请日: 2017-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7996342A 公开(公告)日: 2018-05-08
发明(设计)人: 毛静;周媛;董艳芳;童俊;徐冬云;方林川;金莉;戢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60 分类号: A01G22/60;A01G7/06;A01C1/00;A01G31/00
代理公司: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代理人: 强红刚
地址: 430000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白花 除虫菊 矮化 盆栽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白花除虫菊的矮化盆栽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筛选健康饱满的除虫菊种子,穴盘育苗;种苗长至1‑2对真叶时进行盆栽;采用80‑230mg/L的丁酰肼溶液对已有2对真叶的盆栽种苗进行叶片喷施处理,每6‑8天喷施1次,共处理3‑5次;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植株高度降低为对照植株的30%左右;对植株的叶片发育、株幅与花量的负面影响非常小,株幅生长为对照植株的75%以上,花量保持为对照植株的80%以上;处理后的植株矮壮紧凑,花量充足,非常适合盆栽,丰富了天然植物源抗虫观赏植物的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盆栽观赏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白花除虫菊的矮化盆栽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花除虫菊(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蒿属,百花除虫菊种,19世纪从南斯拉夫引进,茎叶、花果均是制作植物源杀虫农药的原料,对节足类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虫类有毒,对鸟类、哺乳类动物毒性较低,无残留、无污染。白花除虫菊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集约化栽培的杀虫植物,从除虫菊中提取的天然除虫菊酯,因其能快速杀灭蚊、蝇、蚜等多种害虫,且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特点成为制造绿色植物农药的理想原料,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白花除虫菊株高30-80厘米,全株灰绿色,叶被灰绿短绒毛。主根圆锥形,侧根多须状分布土壤中长达20-40厘米。茎多分枝,从主根上长出7-15个一级分枝,从一级分枝上能长出12-50个二级分枝,再从二级分枝上抽生小枝,簇状生长,一级分枝中的低位分枝能自成根系入土形成。叶片卵状或矩圆形,中下部叶片有柄长达5-30厘米,沿有翘的羽轴羽状全裂,一回羽片浅裂或深裂,末回羽片条形至矩圆状,顶端尖钝形。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舌状花白色,花瓣为 14-20片,先端三裂,具三纵肋,中部管状(雄花)黄色5裂,种子瘦果形细长,倒圆锥形,有4-5条梭角光滑。

由于白花除虫菊适合地栽,而利用容器进行栽培时,会影响除虫菊的株型,因此目前尚没有文献报道除虫菊的盆栽技术,除虫菊作为抗虫、驱虫的观赏花卉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发现白花除虫菊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宿根花卉,其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舌状花呈现出白色,一般4-5月开花,花期可持续1个月左右,盛花期一株植株可挂花200朵左右,观赏价值高,具有开发成为家庭盆栽观赏、园林应用,以及居家杀虫防蚊等方面的内在潜力。

然而,除虫菊虽有花大花多的优点,但也存在植株软弱,株高偏高的缺点,并且株形相对发散,叶片下垂,直接作为观赏盆栽花卉材料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对除虫菊的矮化盆栽技术进行研究,最终获得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花除虫菊的矮化盆栽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筛选; (2)穴盘育苗;(3)种苗上盆;(4)矮化处理;所述的矮化处理步骤具体为:采用80-230mg/L的丁酰肼溶液对已有2对真叶的盆栽种苗进行叶片喷施处理,使叶片表面均匀喷湿,每6-8天喷施1次,共处理3-5次;获得矮化的白花除虫菊植株。

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白花除虫菊的矮化盆栽方法,步骤(1)中所述种子筛选步骤具体为:将白花除虫菊种子于室温下清水浸泡3-5小时后,筛选沉入水底的吸胀种子,并于通风阴凉处晾干备用。

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白花除虫菊的矮化盆栽方法,步骤(2)中所述穴盘育苗步骤具体为:在穴盘中,每穴植入5-8粒种子,种子植入深度为 0.8-1.5cm;种植基质选用按照1:(0.5-2)混合的泥炭土和珍珠岩,基质含水量保持在70%-80%,育苗温度20℃-25℃。

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白花除虫菊的矮化盆栽方法,步骤(3)中所述种苗上盆步骤具体为:种苗长出1-2对真叶后上盆;采用直径为15-25cm的双色盆对除虫菊种苗进行盆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未经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0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